(原标题:困局与突围:IPO救不了微医)


深耕互联网医疗十年后,微医旗下数字医疗板块微医控股有限公司在2021年4月1日终于向港交所递交了IPO申请。而这份“姗姗来迟”的IPO申请,最终并未带领微医成功上市。近日,据悉在香港上市计划受挫后,互联网医疗平台微医正考虑放弃传统的IPO(首次公开招股),转而通过与SPAC(空壳公司)合并的方式上市。

“流血上市”的微医,不仅上市受阻,更陷入了连年亏损的深渊。据招股书显示,微医在三年间亏损近80亿,且负债总额逐年飙升。同时在年初,微医更是爆出裁员风波,据知情人士称,微医在去年年底裁员近千人。

在互联网医疗的赛道上,微医到底要讲什么样的“数字医疗”故事?

十年磨一剑 后疫情时代的互联网医疗

三次创业,三次转型,创始人廖杰远一手打造出了微医这个互联网医疗平台。

互联网医疗与互联网本身的发展密切相关。以挂号服务起家的微医,由福建人廖杰远创立于2010年,原名挂号网。最初的1.0版商业模式主要是为单体医院建设预约系统,挂号网拿下的第一个项目是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该医院5%的号源被开放给挂号网,用户可在挂号网上查询医生出诊信息、预约挂号。随着业务的完善与拓展,微医又完成了2.0版本的商业模式迭代,升级为互联网线上医疗服务平台。

2015年“挂号网”改名微医,推出在线问诊等业务,试图打造互联网化的分级诊疗体系,开启了自身的多元化探索。如今,微医已搭建了远程医疗、配药、健康管理为一体的互联网平台,同时打通了医保和商保结算,实现了互联网医疗的全闭环。

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将互联网医疗带入了一个全新阶段,互联网医疗平台在聚集接触不便的场景下发挥了重要作用。据国家卫健委资料,疫情期间,第三方平台2020年的在线诊疗服务量较2019年同期增长了约20倍。但在行业如火如荼的发展之后,医院和医生支持力度有待提高、用户使用习惯尚未充分形成、支付体系还不成熟等,仍是行业发展需要面对的问题。

2021年10月,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发布了《互联网诊疗监管细则(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细则》),是自2018年《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等三大文件出台以来,国家卫健委针对互联网诊疗发布的首个细则文件,也是2021年互联网医疗行业最重要的政策文件。在这一份细则中,有关部门对互联网诊疗相关机构、人员、业务的工作作出了严格要求,以及全面叫停AI开方、先买药后补处方等踩红线行为,这对于医疗平台的线上销售必定会造成影响。

与此同时,沉淀下来的几大平台面临的也将是不断增长的竞争压力与流量枯竭。在互联网监管逐渐严格的背景下,互联网医疗平台都将承压,且头部平台占比较大,行业马太效应明显,微医面对的目标市场必将充满挑战。

三年亏损近80亿,互联网医疗“第四股”?

IPO招股书显示,2018至2020年,微医分别实现营收2.55亿元、5.06亿元、18.32亿元,三年营收复合增长率高达92.96%。其中2020年由于疫情原因助推了数字医疗行业的蓬勃发展,微医实现营收18.32亿元,同比增长262.1%。尽管增长迅猛,微医在互联网医疗行业也并未处于领先水平。2020年间,京东健康总营收为193.83亿,阿里健康和平安好医生也分别高达95.96亿和68.70亿,与三大巨头相比,不免有些相形见绌。

注册用户方面,截止2020年底,微医注册用户约2.22亿,平均月付费用户约2540万,接入了超过7800家医院和27万注册医师,业务已经覆盖全国超过95%的三甲医院。累计慢性病用户超过14.5万,2020年,数字慢病管理服务会员带来的年平均收入约3600元。用户数据似乎亮眼,但与其竞争对手相比仍不占优势。资料显示,平安好医生的累计注册用户已达3.73亿,日均咨询量90.3万;另一平台丁香园聚集了200万医生用户。在新玩家不断加入互联网医疗赛道的背景下,用户不断分流,微医面对的目标市场将是一片红海。

同时,微医的连年亏损也属实惊人。三年间微医分别亏损40.52亿元、19.37亿元、19.14亿元,累计亏损79亿元。此外,2020年其非GAAP经调整净亏损为8.7亿,较2019年的7.6亿进一步增加。而同一时期,其行业竞争对手京东健康、阿里健康两大巨头已经纷纷扭亏为盈。

除了连续累亏,微医的负债及现金流情况也不理想。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0年,微医的负债总额分别为183.94亿元、203.75亿元和228.92亿元。与此同时,其现金流量表显示,2018年至2020年,微医控股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分别为-7.09亿元、-8.58亿元、-9.41亿元,三年合计净流出约25.08亿元。

在行业三巨头平安好医生、阿里健康和京东健康已经先后登陆港交所的背景下,姗姗来迟的微医,据悉目前正考虑通过与SPAC(空壳公司)合并的方式上市。(SPAC是一种为公司上市服务的金融工具。SPAC是借壳上市的创新融资方式,买壳上市不同的是,SPAC自己造壳,即首先在美国设立一个特殊目的的公司,这个公司只有现金,没有实业和资产,这家公司将投资并购欲上市的目标企业。目标公司将通过和已经上市SPAC并购迅速实现上市融资的目的。)和IPO相比,SPAC费用更低、审批耗时更短。

若SPAC成功上市,微医能否讲出另一个新故事,成为互联网医疗的“第四股”?


PK“三大巨头”,另辟捷径能否后来居上?

在“四强争霸”的互联网医疗领域,头部公司主营的业务已经趋近同质化,医生助手平台、挂号问诊平台、医药电商平台和健康管理平台这几类细分赛道已然饱和。而微医的主营业务包括医疗服务与健康维护服务,选择从“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进行突围。

据招股书显示,其医疗服务包括线上+线下问诊服务,主要包括线上预约、线下首诊、病历获取、线上複诊、电子处方、医疗费用结算和配药服务。健康维护服务,主要包括慢病的数字化管理服务及健康管理服务,其中数字化会员式慢病管理是微医在2019年开始全面启动的新业务,通过建立会员制服务模式,解决会员的长期服务需求。

在2020年,微医的医疗服务营收7.07亿,占总收入的比例为38.6%,健康维护服务贡献收入11.25亿元,占总收入的比例为61.4%。其中,医疗服务毛利率为31.1%,健康维护服务毛利率为24.7%。值得一提的是,这期间微医的销售成本一直居高不下,尤其是商品成本涨幅最大,比2019年上涨了近4倍,这也反映出了目前微医正面临的一个问题:其销售的医疗设备等商品和服务主要是和第三方供应商合作,利润的大头都被供应商拿走了。

与三大巨头作对比,阿里健康背靠阿里巴巴集团、京东健康背靠京东集团、平安好医生背靠平安集团,微医作为这个领域的原生创业者,似乎显得势单力薄。从市值方面来看,微医IPO招股书中披露的市值却仅为1166亿港元,而同一时期阿里健康与京东市值均已超3000亿港元。

没有任何附加优势的微医,无法和自带巨大流量池的阿里健康、京东健康相比。在自身业务医疗服务和健康维护服务上,优势也并不突出。同时,互联网医疗服务赛道并不同于医疗电商模式,后者拥有成熟的平台和变现途径,作为医疗服务领域则面临来自多方面的约束,包括趋于严格的监管,如何获取和调配所需的资源,以及如何适应用户的就医习惯等。相比之下,需要更长期的投入和等待。

IPO失败之后,微医如何突围?

从2018年5月完成5亿美元Pre-IPO轮融资,估值达55亿美元后,微医几乎每年都会传出上市消息,终于在去年付诸实践。

去年2月份完成4亿美元pre-IPO轮融资之后,微医已经先后完成9轮融资,引进了包括红杉中国、友邦保险、中投中财基金、高瓴资本、腾讯投资和五源资本等重磅股东。其中,红杉中国在天使轮融资便参与其中,先后领投了微医多轮融资,腾讯也是多次下场,估值也一度达到150亿美元的高峰。

但事与愿违,微医的上市之路接连受阻。在去年4月份向港交所递交的IPO申请迟迟没有等到聆讯结果,招股书也在10月份宣告失效,上市计划随即被搁置。

在重重压力之下,微医还爆出了裁员风波。知情人士称,目前微医已经将员工人数从去年的大约4000人削减至3000人左右,未来很可能会裁减更多工作岗位。同时,微医还在进行薪酬福利制度改革,包括降低基本工资、将员工薪酬和业绩挂钩等。对此,微医方则表示,公司正在优化其业务线,并将相应地调整员工和工资,公司正在改进薪酬制度以更好地激励员工。(来源|大华观察)


标签: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