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埃安旗下因湃电池火速动工 2025年规划产能满足60万辆车装机需求)

广汽埃安积极布局电池自供,旗下因湃电池计划在一年内完成厂房交付,并在2025年达到36GWh的产能。

12月11日,因湃电池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动工建设,广州市委书记林克庆、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广汽埃安总经理古惠南、因湃电池总经理许俊海等出席了动工活动。


(资料图)

因湃电池由由广汽埃安、广汽乘用车、广汽商贸联合投资,并由广汽埃安控股,位于广州市番禺区广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园,总投资109亿元,占地约666亩,据称是广州市最大的动力电池+储能电池项目,将填补广州市研产一体化电池产业的空白。

因湃电池的启动速度可谓迅猛。10月27日,因湃电池正式注册成立;不到两个月即开始动工;工厂预计在2023年10月实现厂房交付,2024年3月前完成首期6GWh量产线导入,2025年底完成所有36GWh产线导入,届时可满足60万辆车的装机需求,年产值将超过210亿。

广汽集团还表示,通过进一步拉动上下游产业链及周边配套,因湃电池工厂可为地区产业集群带来超1.5万的就业岗位,新增产值超1800亿元。

广汽埃安是广汽集团旗下的新能源汽车品牌,而因湃电池也主要为实现电池自供而诞生。动力电池在整车成本中占比约40%,也是整车性能的关键,在电池原材料价格飞涨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车企谋求把握关键部件话语权。广汽埃安相关负责人曾对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表示,埃安第一步要实现内部供给,暂时不会考虑外供。

今年以来,广汽埃安销量增长迅速,11月销量达28765辆,同比增长91%;1-11月累计交付辆已经超过24万辆,相比去年全年销量已经翻倍。从上述因湃电池的产能规划来看,广汽埃安的年销量目标还要再翻倍。

除了广汽埃安之外,特斯拉、大众、广汽集团、蔚来等车企都有自研自产电池的相关计划,比亚迪更是实现了新能源车零部件的高度自供。

行业内对车企自供电池的评价不一。一种观点认为这是处于供应链安全的考量,车企必须把关键零部件把握在自己手中,前提是销量达到一定规模才具有成本优势;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产业链最终仍将走向专业分工,车企自供电池可能缺乏人才、技能等优势。

目前动力电池厂商供应电池仍是主流,国内由宁德时代占据近半的市场份额,排名前十的电池厂几乎已经瓜分整个动力电池市场。在近期举办的2022电车人大会上,轩元资本王荣进表示,将来独立电池厂的数量还要减少,集中度仍将提高,车企自供比例可能达到30%-40%。同一活动上,动力电池创新联盟副秘书长王子冬给出的数字更为激进,他认为整车厂可能控制50%-60%的电池供应。

随着车企向上游布局的趋势继续发展,动力电池厂商也需要具备应对策略。电车人创始人马前程曾对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表示,动力电池厂有两种应对方式,一种是选择一家优秀的车企结盟,但不是像近两年这样互相试探,仅仅停留在共建电池厂等层面,而是要真正有一些股权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另一种则是扶持有潜力的新车企,甚至自己下场造车,如果能掌控一家车企,电池企业可以打通电池的全生命周期,最大化利用电池的价值。

标签: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