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房文彬

据《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8月13日,已有145家保险公司(62家人身险公司、73家财产险公司、10家再保险公司)披露2023年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同时,在已披露风险综合评级结果的143家公司中,风险小的A类公司40家,风险较小的B类公司87家,风险较大的C类公司12家,风险严重的D类公司4家。

基本消化偿二代二期工程影响


(资料图)

受偿二代二期工程影响,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下滑,资本补充诉求强烈,但目前企稳。据统计,145家险企中,有65家(25家人身险公司、35家财产险公司、5家再保险公司)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上升。

另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披露的数据,今年一季度末,185家保险公司平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190.3%,平均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125.7%。相较2022年四季度,保险业平均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有所上升。

华创证券分析认为,目前行业偿付能力企稳,已基本消化偿二代二期工程的影响。在偿二代二期规则下,偿付能力充足率的计算过程中,分子端提高了资本计量门槛,分母端则强化风险计量、提高最低资本要求,导致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整体下行。但长期视角下,偿二代二期将倒逼险企主动提高风险管理能力,提升风险控制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保险行业协会近期印发《关于征集偿二代二期规则执行难点及相关建议的函》,向相关会员单位征集偿二代二期规则执行难点,并建议监管部门在险企上市、发行资本补充债、永续债等审批方面给予更多支持,取消或放松险企发行债务性资本工具的审批,促进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风险评级:C类12家、D类4家

按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规定》,保险公司须同时符合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50%、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00%、风险综合评级在B类及以上三项指标,方为偿付能力达标。

2023年二季度,在风险综合评级方面,除个别公司未披露风险评级外,共有16家险企“不达标”,包括12家C类、4家D类。

财产险公司中,华安财险、安华农险、渤海财险、富德财险、珠峰保险、前海财险、安心财险、都邦财险、比亚迪财险等9家公司不达标。其中,仅比亚迪财险是新面孔,其他8家都是“老面孔”;仅安心财险偿付能力充足率、风险综合评级皆不满足监管要求,其他8家偿付能力充足率符合监管要求、风险综合评级为C类或D类。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财险风险综合评级虽为D类,但成为比亚迪全资子公司后,其偿付能力全面好转,二季度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均由负转正。

人身险公司中,合众人寿、幸福人寿、北大方正人寿、华汇人寿、长生人寿、渤海人寿、三峡人寿等7家公司不达标。其中,三峡人寿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75%,北大方正人寿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39.53%、19.77%,两家公司风险综合评级皆为D类。其他5家不达标公司风险综合评级皆为C类。

从偿付能力不达标的原因来看,公司治理问题突出。例如,富德财险表示,偿付能力不达标的主要原因是公司治理问题突出、公司战略风险和声誉风险得分下降;安华农险表示,主要原因为公司治理存在风险;长生人寿表示,目前正处于股权转让阶段,公司从机构到总部层面员工稳定性均出现不同程度波动,对公司运营造成一定影响,部分操作风险指标有所下降,触发风险综合评级下降。

多手段提升偿付能力

偿付能力不达标的险企,一方面通过发债、增资等方式提升偿付能力充足率;另一方面主要采取完善公司治理、改善业务结构等举措。

安心财险表示,公司高度重视并全力推进增资工作。

北大方正人寿表示,其偿付能力不达标的主要原因与方正集团关联债权大幅减值有关。目前,公司正在协调三方股东推动增资事宜,预计三季度末增资后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将高于120%。

三峡人寿表示,公司面临的主要风险是偿付能力承压以及相关战略和可资本化等风险,目前正在持续推进偿付能力改善工作,保障长远健康发展。

富德财险表示,为提升治理水平,推动完成《公司章程》修订并获得监管部门批复同意,下一步将选举确定董事长、总经理,规范“三会一层”运作。

幸福人寿表示,针对可资本化风险,公司强化业务、投资、财务和精算的统筹联动,采取综合措施,保证偿付能力充足;针对难以资本化风险,组织各职能部门深入研究分析各项评级指标的风险管理导向和改进措施,持续动态监测,加强各条线操作风险管理以及战略风险、声誉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管理。

标签: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