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胡杨 实习记者 吴彬

综合考虑当前市场环境,包括民生银行、中原证券、华鑫股份等在内的部分上市金融机构选择终止再融资计划,涉及定向增发、可转债发行等多种募资形式。有业内人士判断,银行等金融股再融资或面临收紧,加强内生性资本补充将成为趋势。


【资料图】

“补血”计划叫停

8月11日,民生银行发布公告称,终止500亿元可转债发行事项并撤回相关申请文件。根据该行公告,终止发行不会对该行经营活动与持续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不存在损害该行及全体股东利益的情形。

据民生银行方面介绍,此次可转债申请于2017年开始筹备,并于2020年收到证监会出具的行政许可申请受理单。

今年3月4日,上交所出具了关于此次民生银行发行可转债申请的受理通知,并于3月24日和7月18日对该行的可转债申请文件开展两轮审核问询;民生银行于5月19日公布了关于上交所第一轮问询的回复文件,但第二轮问询的回复内容还未公布,该行便宣布取消本次可转债发行计划。

关于终止可转债发行的原因,《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民生银行投资者关系热线,得到的回复是:“距此次再融资方案的最初筹备时间已过去6年,综合考虑当前资本市场环境等情况,决定终止此次可转债的发行。”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指出,民生银行各项资本充足率指标均高于监管标准,监管机构可能认为该行再融资的紧迫性、必要性不高;另外,考虑到现在的市场环境,较大规模的再融资可能对市场造成“抽血”。

对于后续的资本补充计划,民生银行相关人士表示,该行将考虑通过留存利润或发行二级资本债券的方式进行资本补充,具体情况将通过公告发布。

无独有偶,中原证券和华鑫股份也分别于7月22日和8月8日发布公告称,综合考虑资本市场环境、公司实际情况和发行方案的调整等因素,经审慎分析与论证后决定终止定向增发计划。

注重内源资本补充能力

民生银行对资本补充计划的调整也是当前商业银行“补血”状况的一个缩影。银行资本补充主要可分为内源性与外源性两大渠道,其中,内源性渠道主要是每年的留存收益以及部分超额拨备;外源性渠道主要有上市融资,增资扩股,发行可转债、优先股、永续债、二级资本债等。

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14日,市场上共存续18只银行转债,从发行主体看,共有中信银行、兴业银行和浦发银行3家股份行,其余均为城商行或农商行;从转股率看,3家股份行的转股比例均不足1%。

转股率不高意味着可转债补充资本的效果不够理想。董希淼表示,可转债转股率低一定程度与正股股价表现有关,投资者在权衡利弊得失后做出是否转股的选择。通常情况下,如果二级市场表现良好,投资者看好正股前景,投资者转股动力会较强。

近日,证监会有关负责人在就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答记者问时指出“研究对于破发或破净的上市公司和行业,适当限制其融资活动,要求其提出改善市值的方案”,加上此前部分上市金融公司陆续撤回定向增发申请,有评级机构银行研究人士公开表示,银行等金融股再融资或面临收紧,加强内生性资本补充成为趋势。

人民银行日前发布的《2023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也曾提到相关内容。报告明确指出,相对而言,国内银行资本补充渠道少、难点多、进展慢,存在较大资本缺口。例如,由于目前A股上市银行的平均市净率(P/B)为0.58,通过发行普通股等外部渠道补充核心一级资本能力较为有限。因此,在拓展外源资本补充渠道的同时,保持内源资本补充能力尤为重要。除此之外,报告还强调了“商业银行维持稳健经营、防范金融风险,需保持合理利润和净息差水平”。

东兴证券分析认为,利润留存是银行资本补充的压舱石,保持银行合理利润重要性凸显;我国商业银行利润大部分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和分红,并通过资本的杠杆作用扩大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促进经济平稳发展。当前,银行的外源资本补充较为有限,保持内源资本补充能力至关重要,这有利于增强商业银行支持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

标签: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