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海外到国内的互联网应用平台,都四处扩张,涉猎多个领域,似乎没有止境。国内一些大的地产商,也热衷于做多元化业务。专业分工理论似乎已失灵。
在资本市场,这个时代最大的特征就是网络平台企业独步天下,市值遥遥领先,这跟它们超强的赚钱和扩张能力不无关系。苹果很早就开始做相关多元化,一家硬件企业可以软硬通吃,卖音乐版权,创造性地开发出应用商店,培养出一个生态系统,下游企业很难躲得过去,只得上缴“苹果税”。也难怪巴菲特会看上苹果,认为它已是一个护城河很深的消费企业。
亚马逊围绕电商,怎么投都顺利,连做快递都能做起来,云业务更是出色。脸书也投了很多企业,成功率很高。谷歌就更不用说,安卓和油管都是并购而得,机器人和自动驾驶技术都很领先。
这一点和微软有很大不同,微软也投了很多企业,但多以失败告终,微软时代还没有进入互联网世界,用户依然是分散的,微软没有能力为这些被投企业赋能引流。
在国内,老型平台企业阿里和腾讯都做了多元化,本来两家企业主业都很明确,现在已很难用一两句描述它们的经营范围。阿里并购了很多企业,做了好多种类的生态系统,还跨界做了好多业务。腾讯也是如此。不同的是腾讯在生态系统上更为主动,投资企业种类多样股权比例还不低。
按照传统理论,专业分工能提高生产效率,企业要做好必须要做精做细,避免大而全,大而不强。王石创业万科之初,就曾多元化,后来收缩战线,只做房地产,还只做住宅类房产。
这个理论依然有效,不过需要做一些修改。在传统制造业时代,企业跨界不易,如生产铜的企业,想要生产钢就很难,这是完全不同的两套系统,原料,生产,客户都不同。企业要做的是做大本行业的规模。不仅是制造,连商业领域分工也很明确,比如房地产领域,就有生产、设计、施工、一二级销售,分工很细致。传统企业多元化,投资者都会打一个问号,觉得很难成功。
但是现在情况有变化,这是一个以用户为中心的时代,用户在使用某个软件时,在希望得到专业服务的同时,也希望能得到附加服务,消费者不大关注是谁的产品,关注的是自身便利程度,比如消费者在使用微信时,如果能解决一切,躲在微信阵营里不出来也没关系,相反,如果没有提供这些产品,缺少用户黏性,对微信来说反而很危险。所以微信可以并且需要提供游戏、视频、浏览器、支付、理财功能。另一方面,这些功能在技术难度上已被攻克,或者很容易被复制,而微信具有的优势,又不是其他企业所能具备,以视频软件为例,曾出现过多款,现在只剩下几款,各有互联网巨头支持。
不仅是头部互联网巨头,连新成长起来的互联网企业也要做多元化,增加功能,就是为了一键式满足用户需求。这同时也增加了商业潜力。
对用户和平台企业而言,这都是成本最低的模式。这构建了新的商业格局和模式。
地产行业也有这种趋势,一个大的地产商的标配,主业通常是房产开发,然后是商场经营,接着还要开电影院,有些还要做影视投资,还有物业管理公司。像万科还投资了银行,以及物流地产。
有些地产公司多元到令人惊叹,做机器人,做教育,或者做金融,做汽车,都超越了流量赋能的范畴,成功的难度很大。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