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可以入手金条吗?”近期有投资者向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询问道。记者从市场相关人士处获悉,近期金条销量有所提升,黄金作为一种避险工具,许多投资者去购买实物黄金主要源于对通胀的担忧。
“通胀”“滞胀”正成为当下最为关注的话题。作为观察通胀的一个重要“窗口”,CPI的高低可以在一定水平上说明通货膨胀的程度。记者关注到,美国CPI持续走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近日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认为,美国及一些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总体通胀率迅速上升。
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在人民银行于10月15日举行的2021年第三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和各国通胀上行的输入性影响可控。预计CPI有所上行,但会继续处在年初的预期目标区间之内。
金条销量提升需谨防金价突然下跌
“由于金价波动大,近期买黄金相对多些。不过,大规格的金条卖得少,主要是100克、100克、50克等这种中等规格金条卖得比较多。”广东黄金协会首席分析师朱志刚告诉记者,中等规格金条受欢迎的背后是因为很多投资者尤其是中产阶级喜欢分批、分阶段购买金条,作为长期持有的投资标的。
朱志刚坦言,黄金作为一种避险工具,许多投资者去购买实物黄金主要源于对通胀的担忧。目前黄金价格在波动,但总体向上,所以这个时候,很多消费者以购买黄金从心理上得到一种安慰。
近期关于通胀和滞涨的话题引起关注。那么,黄金是否还值得投资?“我认为市场不一定会选择黄金。因为滞涨周期需求起不来,如果黄金作为一种商品,那么它的需求同样会受到抑制。但从投资品来看,如果因为原先收益较好的投资标的走向‘下坡路’,那么部分投资者还是会考虑黄金。”广东粤宝黄金投资有限公司投资总监宋蒋圳向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表示。
对于后市,朱志刚表示,今年下半年,黄金重新回到1800关口的可能性非常大,但也要谨防金价的突然下跌。
国际油价连续第八周收涨后市看好90关口
国际油价连续第八周收涨,布伦特原油时隔3年后再次触及85美元/桶,WTI原油触及七年高位。
国际能源署(IEA)日前表示,持续的能源危机预计将使石油需求增加50万桶/日,可能引发通货膨胀并减缓全球经济复苏进程。“由于全球经济复苏加快,天然气、液化天然气和煤炭供应严重短缺,引发能源供应价格急剧上涨,并造成市场大规模转向石油产品寻求替代。”国际能源署表示。
业内普遍认为,在能源危机未有效得到解决之前,油价很难出现大级别回调行情。近期花旗预计,布伦特原油今年冬天可能会达到90美元/桶。高盛表示,如果今年冬天比往年寒冷,近期油价可能加速上涨,价格飙升至90美元/桶。
开源证券宏观经济团队分析认为,与全球过往的能源危机相比较,不难发现,本轮能源危机兼具了一次能源危机和二次能源危机的特征。短期来看,随着冬季到来、整体用电季节性回升,叠加传统能源品供应难明显扩张,本轮能源危机或将进一步发酵。中长期而言,全球碳中和的大背景下,传统能源产能日益萎缩与绿色新能源供给波动较大、叠加储能系统需要较长时间建立的“碰撞”下,能源危机的爆发可能较过往变得更加频繁。
今年以来各类大宗商品价格呈现快速上涨态势,不过在9月中旬以来,此前强势的钢铁、煤炭、电力等周期股纷纷重挫,震荡调整。
海通期货认为,各类能源价格持续上涨推动整个大宗商品市场的整体性上涨,能源密集型大宗商品随着投入成本继续上升导致价格大幅上涨,上周包括动力煤、化工品、金属、棉花等不少品种频繁出现涨停。不过,他们也注意到,大宗商品在大幅上涨的同时也开始明显地剧烈波动,能源价格上涨也加剧了通胀压力,商品市场过热特征明显。
美国CPI持续走高,高通胀将持续到明年年中
据美国劳工部发布的数据显示,美国9月CPI环比上涨0.4%。同比来看,9月未经调整CPI上涨5.4%,较8月时的5.3%小幅回升,但与6月、7月时持平,为2008年以来最高水平。
对于美国CPI持续走高,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分析,美国9月CPI环比涨幅最大的贡献项源自能源和住房,环比分别上涨1.3%和0.4%,主要受原油、天然气以及房价上行影响,结合二者价格走势,预计对应分项年内环比正贡献的趋势仍将延续。此外,美国通胀压力加大后,预计10月末G20领导人峰会可能是缓解通胀压力的重要窗口期。
记者关注到,在4月之后的历次美联储议息会议上,会议声明均提及通胀高企是由“暂时性”因素导致,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也强调通胀由供给瓶颈导致,是暂时的。与此同时,2021年10月13日,亚特兰大联储行长Bostic表示,今年通胀率飙升的持续时间比决策者预期的更久,所以不适合再把物价上涨称为“暂时性”。
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分析,新冠肺炎疫情是本次美国物价上涨的触发因素。一方面,由于供求缺口的大小和产业链弹性的不同,物价变化均值回归的速度也有差异。另一方面,疫情对生产者、消费者、政府观念和行为的影响比疫情本身持续的时间会更长,故对价格的影响并不完全会随着疫情的消失而消退。
中信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明明表示,后续美国高通胀将持续到明年年中,此后逐步回落,到2022年底,核心PCE或将回落至美联储2%的目标水平附近。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和各国通胀上行输入性影响可控
不仅是美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近日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认为,美国及一些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总体通胀率迅速上升,主因是与新冠肺炎疫情有关的供需不匹配和大宗商品价格相对一年前的低水平有所上涨。其中,能源价格大幅增长,推动全球通胀水平走高。IMF预计,大部分价格压力有望在2022年消退,但全球通胀前景存在高度不确定性,主要取决于疫情的未来走势、供给中断的持续时间以及通胀预期的变化情况。
回顾到国内市场,9月份CPI、PPI数据显示,CPI、PPI的剪刀差达到了10个百分点。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在人民银行举行2021年第三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上表示,PPI可能在近期维持高位,但是考虑到我国是全球主要生产国,经济自给能力较强,企业大部分能源品供应有长期协议保障,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和各国通胀上行的输入性影响可控,所以PPI维持高位还是一个阶段性的。随着全球供给恢复、运输效率提升和高基数效应显现,PPI有望于今年底至明年趋于回落。
此外,孙国峰提到,预计CPI有所上行,但会继续处在年初的预期目标区间之内。(全媒体记者王楚涵张露)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