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023年学术年会上,中科院高福院士表示,长新冠是一个基本的事实,不要回避,不能因为长新冠对健康有影响就不敢讲。此外,高福院士强调“ 感染的次数越多,后遗症的风险也就越高 ,所以病人该诊断要诊断,该用药要用药”。

“二阳”病例是否增多?普通人群再次感染的风险有多大?面对“二阳”如何做好科学防护?这些问题,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多位防疫专家作出了解答。

北京疾控:新冠感染连续两周超过流感,重返法定传染病榜首


(资料图)

根据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疫情周报显示, 2023年4月24日-30日以来,北京市新冠感染病例连续两周超过流感,且5月1日-7日报告的感染病例过万 。

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王丽萍表示,从全国传染病网络直播系统的监测数据来看,4月中下旬以来,全国报告的新冠确诊病例呈现上升趋势,发热门诊的监测数据也显示出类似趋势,监测数据还显示,报告中确诊的病例大部分是轻症。

网络也给予相应的搜索趋势。5月16日,百度疫情大数据显示,百度疫情搜索指数较前日增加6.04%,百度健康问诊指数增加了31.47%,由此看来,又一个新冠小高峰来了。

钟南山院士:从去年12月算起,现在抗体保护时间已经到了

据央视新闻报道,5月15日下午钟南山院士介绍,无论是有症状还是无症状,如果体内的新冠病毒对应的抗体增高,就说明曾经被感染过,据测定, 全国大概有85%的人感染过新冠病毒,推算大概11-12亿人 。

“新冠病毒感染后产生抗体的保护时间约为4-6个月,上次新冠感染高峰是2022年12月,现在已经到了抗体有效保护的时间了。”钟南山院士继续讲到。

下一步应对新冠病毒的感染,钟南山院士透露,一方面需要研发能够覆盖新变异株XBB的疫苗,这些 疫苗主要针对一些特殊人群,如免疫力低下或有其他严重基础病的老人 ;另一方面, 一旦确诊感染了新冠变异株,应该及时给予药物治疗 ,能够大大降低新冠感染的重症率和死亡率。

“二阳”症状普遍较轻,医疗要重点关注高风险人群

近两周新冠感染患者的接诊人数确实比之前多了,其中, 大部分患者都是“一阳”,“二阳”患者的比例仅占一成多一点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表示。

李侗曾表示,对于感染过新冠病毒的人群来说,体内的抗体水平还是可以应对病毒侵袭,目前二次感染的风险较低,而且 二次感染的人群总体比第一次感染的症状要轻,主要表现为发热和喉咙痛 。

面对XBB.1.16免疫逃逸能力较强的毒株,应该重点关注距离上次感染已经超过半年的老年人和免疫力低下的人群。

因此,针对于频繁参加社会活动的年轻人群,应该以日常防护为主,在空气流通不好的场所,仍然要戴口罩,勤洗手来保护自己。

对于高风险人群,如65岁以上的老人,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老慢支和慢性肝肾病患者,或者患有影响免疫系统的疾病如血液病、淋巴瘤等,容易二次感染。 高风险人群一旦出现感染相关的症状,要及时进行抗原检测,确诊后尽早使用抗病毒药物。

参考资料:央视新闻、国家卫健委官网、每日经济新闻

标签: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