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舒隆焕

近日,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一学生发布视频称,其在学校食堂吃饭,疑似吃到一颗“老鼠头”。此后学校通报称,比对确认异物为鸭脖,南昌市市场监管部门也认定是鸭脖。尽管如此,依旧有不少网友表示质疑,6月7日江西省教育厅回应称,相关处室已经介入该事件。(据极目新闻6月7日报道)


【资料图】

涉事学校通报(学校官微截图)

一时间,“古有指鹿为马,今有指鼠为鸭”之类调侃、讽刺的质疑声在网上传播开来。公众对多方回应不买账,关键在于回应的结果缺乏依据和细节。因为从视频里可以看到,这个异物的“胡须”和“牙齿”拍得很清楚,这成了大多数人判断是老鼠的依据。有啮齿动物专家对媒体分析,如果网传图片信息为真,这个异物有80%的概率是鼠头。

据极目新闻记者了解,2021年11月,该校另外一个校区曾经在食堂发现老鼠。该校当时在其官方微博发布情况说明称,系管理人员疏于监管,导致有室外老鼠窜入。

目前,关于该事件的各种信息交织。对当地各有关部门来说,公布调查过程、细节以及相关的影像资料,比一纸通报更有说服力。公众之所以对通报不买账,究其原因是现有的回应缺乏论据,细节模糊的通报反而让校方陷入了不被信任的境地。例如异物的“胡须”和“牙齿”到底是什么,校方通报和有关部门的调查并未提到这些核心细节,只是单向输出结论,也没有完整的取样、封存、检测过程。正如网友评论,“我愿意相信这是鸭脖,但是你应该用更有力的证据来说服我。”

餐食里的异物(媒体报道截图)

从单一的校园食品安全问题发酵至舆情危机,校方似乎并未意识到公众不买账的关键所在。甚至有网友曝料,该校一教职工疑似要求学生针对此事进行网上控评,让其公信力接连受损。

一直以来,涉事方及相关部门在作舆论引导时,往往习惯了将结果直接单方面输出,让公众接受,认为公布了结果就是公布了事实。正因为如此,让“指鼠为鸭”成了罗生门。异物上的“胡须”和“牙齿”到底是什么?涉事学校及有关部门将公众的质疑一一回答,只有实事求是、详尽科学的调查,才能换来公众的信服。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

标签: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