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上海凯赛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凯赛生物”)正式登陆科创板上市交易,至此,科创板合成生物第一股诞生。

上市当日,凯赛生物以150.86元/股开盘,较发行价133.45元/股溢价13.05%,盘中股价一度高至198元/股,市值冲破800亿元。

截至当日收盘,公司股价报收157元/股,收涨17.65%,市值达654亿元,上榜已上市科创板个股市值榜单前十。

市值一度冲破800亿元

具体来看,上市当日,凯赛生物以150.86元/股开盘,较发行价133.45元/股溢价13.05%,开盘1分钟公司股价上涨34.88%,达180元/股,触发临时停牌机制,9点32分,公司盘中股价一度高达198元/股,以本次A股总股本41,668.1976万股股本计算,凯赛生物市值一度冲破825亿元。截至当日收盘,公司股价报收157元/股,收涨17.65%,市值达654亿元。

 

截至目前(8月12日),以收盘价来看,科创板已上市企业中只有9家企业市值超过700亿元,凯赛生物以654亿元的市值位居前十。此外,已上市科创板个股中,共计7家市值超过800亿元,以凯赛生物盘中市值来看,凯赛生物可以上升至榜单第八名。

作为“我国合成生物产业化第一股”,凯赛生物此前IPO申购场面火爆。网上发行有效申购户数为4,838,963户,有效申购股数为31,637,204,500股,网上发行初步中签率为0.02238978%。高企的网上初步认购倍数反映出投资者高涨的参与热情。

彼时,凯赛生物火爆的网上申报还触发了回拨机制。由于网上发行初步有效申购倍数约为4,466.32倍,超过100倍,公司和主承销商决定启动回拨机制,对网下、网上发行的规模进行调节,将扣除最终战略配售部分后本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的10.00%(即4,020,000股)从网下回拨到网上。

回拨机制启动后:网下最终发行数量为29,096,070股,占扣除最终战略配售数量后发行数量的72.38%;网上最终发行数量为11,103,500股,占扣除最终战略配售数量后发行数量的27.62%。回拨机制启动后,网上发行最终中签率为0.03509634%。

在上市当日(8月12日),在整体大盘大跌影响凯赛生物仍大涨17.65%,代表市场对凯赛生物的价值认可。

以合成生物学为基础,生物制造技术能够借助可再生资源生产,实现以生物化工技术替代石油化工技术,将根本解决全球对石油化工材料的高度依赖。根据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统计,和石化路线相比,目前生物制造产品平均节能减排30%-50%,未来潜力将达到50%-70%。但目前大部分生物合成工业化过程均面临不同程度的挑战,包括产品成本高、竞争力较弱等。即便是已获得孙正义和比尔盖茨投资的行业独角兽企业Zymergen、Ginkgo Bioworks目前也仅停留在输出技术解决方案阶段,尚未实现产业化。

这一背景下,凯赛生物接二连三地将独家研发的生物制造技术实施大规模产业化就显得特别难能可贵。

高市值与其掌握的技术、突出业绩不无关系

事实上,凯赛生物获得高市值以及市场的认可与其独特的业务模式以及其掌握的技术不无关系。

作为手握生物材料合成商业化“卡脖子”技术的“独角兽”公司,该公司是目前唯一一个已经实现从概念到团队组建、资金募集、技术突破、产品应用开发、产业化、市场开拓等全链条跑通并实现盈利的生物基材料制造企业。

公开资料显示,凯赛生物是一家以合成生物学等学科为基础,利用生物制造技术,从事新型生物基材料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目前实现商业化生产的产品主要聚焦聚酰胺产业链,为生物基聚酰胺以及可用于生物基聚酰胺生产的原料,包括DC12(月桂二酸)、DC13(巴西酸)等生物法长链二元酸系列产品和生物基戊二胺,是全球领先的利用生物制造规模化生产新型材料的企业之一。

二元酸和二元胺聚合可得到聚酰胺,亦可作为香料、热熔胶、润滑油、涂料等合成原料。目前,公司围绕聚酰胺产业链生产的生物法长链二元酸系列产品、生物基戊二胺及生物基聚酰胺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电器、纺织、医药、香料等多个领域,公司与杜邦、艾曼斯、赢创、诺和诺德等国际知名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商务合作关系。

公司生产的生物法长链二元酸系列产品在全球市场处于主导地位,于2018年被工信部评为制造业单项冠军。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公司生物基戊二胺(目前阶段以内部使用为主,作为公司生物基聚酰胺生产单体;部分提供给下游客户进行应用开发)和生物基聚酰胺产品已完成中试,乌苏工厂的大规模产线正在进行设备调试,该等产品规模化生产有望解决国内双单体聚酰胺行业核心原材料依赖进口的瓶颈难题,为市场、客户提供来源于可再生生物质原料的新型“生物制造”新材料。

事实上,盈利能力是投资价值最为直接的体现,生物法长链二元酸系列产品在全球市场处于主导地位也让凯赛生物取得不错的成绩。

财务数据显示,2017年至2019年,凯赛生物实现营业收入分别是13.63亿元、17.57亿元、19.16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分别是3.33亿元、4.66亿、4.79亿元。2020年一个季度,公司就实现营收4.06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1.18亿元。

与此同时,凯赛生物亮眼的业绩背后便是其极具竞争力的技术优势。作为全球领先的生物基新材料制造的企业,凯赛生物在合成生物学、细胞工程、生物化工、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等学科积累了大量研发成果,形成了四大核心技术:1)利用合成生物学手段,开发微生物代谢途径和构建高效工程菌;2)微生物代谢调控和微生物高效转化技术;3)生物转化/发酵体系的分离纯化技术;4)聚合工艺及其下游应用开发技术。

生物制造产业将迎来产业高速发展时期

在欧美等政府的引导下,全球资本市场越来越青睐生物制造领域,风险投资、上市融资、并购重组等交易金额屡创新高。根据Synbiobeta的数据显示,从2015年开始该领域公司的融资总额渐长。2015年达到10亿美元,而到了2018年接近40亿美元。包括微软、日本软银等在内的国际知名企业近年来都有持续投资境外初创型生物制造企业的案例。

麦肯锡全球研究院(Mc-KinseyGlobalInstitute)发布的研究报告将合成生物学列入未来十二大颠覆性技术之一的“下一代基因组学”之中,预计到2025年,合成生物学与生物制造的经济影响将达到1,000亿美元。根据BCCResearch市场研究报告预测显示,该领域2017-2022年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26.0%。

生物制造是我国建设科技强国的重点发展产业之一。2010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把生物制造列为生物产业的重要内容,突出了生物制造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属性。

国家发改委《十三五”生物产业发展规划》指出,“生物产业是21世纪创新最为活跃、影响最为深远的新兴产业,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攻方向,对于我国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制高点,加快壮大新产业、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建设“健康中国”具有重要意义。

到2020年,生物产业规模达到8~10万亿元,生物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4%,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生物产业创造的就业机会大幅增加。”我国生物制造产业已经进入产业生命周期中的快速成长阶段,正在为生物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也正成为全球再工业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的是化石原料,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可再生资源储量逐步减少,环境压力逐步加大,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不适合时代发展的要求。未来包括中国在内的主要经济体将以生态化、绿色化以及资源可回收利用为发展原则,实现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发展目标。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合成生物学学科迅猛发展,我国在此领域人才储备不断扩大,技术能力不断提升,在整体发展水平上保持了与国际同步水平,在合成生物学学科技术的推动下,我国生物制造产业快速发展。

生物基材料是我国建设科技强国的重点发展产业之一,近年政府主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生物制造产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对于我国加快壮大新产业、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建设“健康中国”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国内外汽车、电子、通信等新兴产业,迅速发展,我国对长链二元酸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在打破国外化学法生产长链二元酸的技术垄断局面后,生物法合成长链二元酸作为国内战略性物资领域,吸引众多企业布局。目前,凯赛生物已经实现长链二元酸规模化生产,与之主营业务相关的新日恒力则专注于微生物法长链二元酸产品——月桂二酸的技术开发和生产经营。

由此可见,生物制造产业越来越受到市场的关注和青睐,未来将迎来产业高速发展时期。

在此背景下,凯赛生物的合成生物第一股未来发展可期。

标签: 科创板IPO 合成生物 凯赛生物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