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港股发回后再递表,艾美疫苗上市决心坚决。9月15日,记者从港交所了解到,艾美疫苗再次递交上市申请。根据该公司计划,上市募资将用于推进新冠疫苗等在研产品的研发以及持续丰富疫苗研发管线,以及为公司未来两到五年推出的新疫苗产品建设新生产设施等。
招股书称,艾美疫苗于2020年取得了约6000万剂的批签发量,是中国仅次于中国生物的第二大疫苗制造企业,旗下拥有8种商业化疫苗产品,覆盖了6种最常见的疫苗可预防疾病,包括狂犬病、乙型肝炎、甲型肝炎、腮腺炎、肾综合征出血热及脑膜炎球菌病。此外,艾美疫苗目前尚有针对13种疾病领域的23个在研疫苗,包括COVID-19疫苗、肺炎球菌疫苗等。
招股书数据显示,2018-2020年,艾美疫苗总收益分别为11.1亿元、9.51亿元、16.4亿元;实现净利润分别为1.01亿元、1.2亿元和4亿元。
自去年起,艾美疫苗意向上市,但上市进程一波三折。2020年12月,艾美疫苗与中信建投签订上市辅导协议,拟登陆科创板。随后半年没有进展,今年6月,艾美疫苗终止了上市辅导协议,转道港交所。
不过,7月15日,艾美疫苗上市申请被港交所发回。所谓“被发回”是港交所从2014年开始实施的考核制度,若新上市申请不能通过初检,港交所将退回其上市申请。
港交所并未披露艾美疫苗IPO申请被驳回的具体原因。针对公司上市申请被驳回的原因等问题,北京商报记者联系了艾美疫苗方面,但截至发稿未收到任何回复。
独立经济学家、财经评论员王赤坤表示,科创板已有众多企业排队上市,科创板对实际过会的企业要求提高,这或是艾美疫苗从科创板转向港交所上市的原因。据悉,今年以来,科创板对企业研发属性要求日趋严格,一批企业主动撤回了申报材料。
虽然号称“国内最大的全产业链民营疫苗公司”,但在这条全产业链下,艾美疫苗目前主营增收还是依靠着两款人用狂犬病疫苗及重组乙型肝炎疫苗。2018-2020年,人用狂犬病疫苗及重组乙型肝炎疫苗两者合计占总收入比重的83.6%、84.2%及90.2%,逐年攀升。
具体来看,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艾美疫苗的人用狂犬病疫苗总收益分别为7.28亿元、4.46亿元、10.72亿元、4.04亿元,占艾美疫苗总收入为65.6%、46.9%、65.5%和60.1%。同期乙肝疫苗总收益分别为2亿元、3.55亿元、4.04亿元、2.18亿元,占比艾美疫苗总收入分别为18%、37.3%、24.7%和32.5%。
狂犬病疫苗在为艾美疫苗带来可观营收的同时,市场竞争激烈也不容忽视。据悉,国内市场至少有8家疫苗制造商提供人用狂犬病疫苗产品,而按2020年批签发量计,最大的供应商占整体市场约47%。占据第一的供应商则是刚获科创板IPO注册的成大生物。另据灼识咨询资料,其他公司正在开发的至少10款人用狂犬病疫苗产品(Vero细胞)处于III期临床试验或更晚的阶段。
一边是老产品的激烈竞争,另一边则是新产品的乏力。目前,艾美疫苗共有23条在研管线,只有3条进入临床I期,剩下大多处于临床前。以艾美着重研发的COVID-19疫苗为例,除了mRNA新冠疫苗进入临床I期,剩下3种尚处于临床前。在此前,中国生物、北京科兴及康希诺生物的新冠疫苗早已面世。复星医药“复必泰”mRNA新冠疫苗上市在即,沃森生物和艾博生物共同研发的国产mRNA疫苗目前处于临床III期阶段。
王赤坤认为,艾美疫苗的营收过度依赖狂犬病疫苗和乙肝疫苗,科创属性较差,实际操作很难在科创板上市成功。现阶段艾美疫苗老产品市场竞争激烈,行业红利消失,增量非常有限,已是存量市场,新产品尚多处临床阶段,预期并不明朗,艾美疫苗通过上市,一方面建立战略防线,同时通过资本市场增加资金实力,避免青黄不接,解决经营市场战略升级问题。
北京商业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赖阳表示,新品研发的竞争确实会带来压力,这需要资金的投入转向新的产品线研发,如果没有资金的投入,差距可能会更大。(记者 姚倩 实习记者 黄雅慧)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