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正在努力去房地产化的金融,新的路径依赖在哪里?在新旧赛道换轨之际,数字金融、绿色金融和养老金融渐渐脱颖而出,越来越成为未来金融的最大共识。在2021金融街论坛年会上,从庙堂到江湖,从企业到学者,对此多有讨论,仁智互见。为此,我们策划了这组特别报道,加入这场头脑风暴之中。

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在“双碳”战略的指引下,绿色金融发展日益强劲,金融机构纷纷加码布局,以金融力量守护绿水青山。在10月20-22日举办的2021金融街论坛年会上,绿色金融更成为讨论热词:“未来绿色低碳市场将成为全球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应继续推动金融系统加大支持生物栖息地环境优化”“高度重视金融在绿色与低碳发展中的作用……”监管机构人士及参会嘉宾的观点也让绿色金融未来发展路线图更加清晰,对金融机构来说,如何满足低碳转型过程中技术、设备、人才等要素的资金需求,助力自身实现有序转型成为接下来必修的课题。

“多点开花”布局绿色金融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建设美丽中国,发展绿色金融已成为金融行业的主旋律。10月21日,据北京商报记者不完全梳理发现,目前已有包括商业银行、基金公司在内的不少金融机构在绿色金融领域方面有所布局。江苏银行、恒丰银行等银行发布了与“碳中和”、绿色金融有关的行动方案,国家开发银行、兴业银行发布了与绿色金融相关的产品。

根据恒丰银行发布的《绿色金融行动方案》,该行计划在“十四五”期间推行绿色金融专项支持额度不低于3000亿元,其中2000亿元将用于支持气候融资。江苏银行“碳中和”行动方案也计划在“十四五”期间气候融资专项支持额度不低于2000亿元。

除了相关行动方案,当前我国金融机构参与绿色金融的主要方式还包含绿色信贷、绿色证券、绿色基金、碳金融等多样工具。比如,国开行发行首单“碳中和”专题绿色金融债券,所募资金将用于风电、光伏等碳减排项目;兴业银行承销的“华电福新能源有限公司2021年度第一期绿色中期票据(碳中和债)”是全国首笔权益出资型“碳中和”债。

而随着ESG是“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Social)”和“公司治理(Governance)”投资理念在国内不断生根发芽,国内基金公司对ESG策略的重视程度也不断提升。北京商报记者另从兴证全球基金处获悉,该公司已经完成了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的采购工作,在有效实施运营碳排放管理和节能减排措施的基础上,即将于2021年底在行业率先实现碳中和。嘉实基金2021年以来ESG主题公募基金发行加速,仅今年前5个月,已发行和获批的ESG主题公募基金已有13只。

纵观绿色金融发展历史,早在2016年,央行就出台实施了《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到构建绿色金融体系有助于加快我国经济向绿色化转型。在“双碳”提出目标后,央行又进一步制定了《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价方案》等重要顶层文件,推动绿色金融发展。

在10月20-22日举办的2021金融街论坛年会上,监管也释放积极信号鼓励金融机构发力绿色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是未来一段时期金融领域的重点工作,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可发挥巨大作用。”央行行长易纲指出,目前我国全国性的碳市场已经开始运行。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有利于最大化碳排放价格的激励约束。金融机构可开展积极的研究和探索。此外,人民银行正在研究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向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提供低成本资金,支持清洁能源发展,强化我们能源总体的供应能力。

银保监会副主席肖远企表示,绿色低碳市场前景广阔,将成为全球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发展绿色经济通过技术革新创造大量有效需求,可以实现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的更新升级,催生新能源、新材料等新的增长极,提高经济的产出,创造大量就业岗位。

注重气候环境风险防控

在众多参与者中,银行依旧是“主力军”。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随着A股上市银行中报“收官”,各大银行绿色金融业务发展“喜人”。国有大行中,截至2021年上半年,工商银行绿色贷款余额超过2万亿元,绿色贷款支持的绿色项目折合节约标准煤4694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9562万吨;建设银行截至今年6月末,绿色贷款余额为1.57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236.01亿元,增幅16.65%。

股份制银行中,素有绿色金融名片的兴业银行今年上半年绿色融资余额再创新高。表内外绿色金融融资余额达1.28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1.01%;绿色金融客户数达到32935户,较期初增长24.80%。招商银行则在半年报中披露,截至今年6月末,该行子公司招商基金共存续绿色金融相关产品2只,相关产品存续规模为6.38亿元。

监管层也在一直积极推动绿色金融相关工作。来自央行最新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我国绿色贷款余额约14万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6%。截至今年9月末,我国绿色债券余额超过1.1万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5%。

亦有多家银行高管透露了行内相关绿色金融产业布局。兴业银行董事长吕家进表示,“‘十四五’期间我们将实现绿色金融融资余额翻一番,使绿色金融成为连接客户的主纽带。”北京银行副行长王健指出,在绿色金融领域,北京银行发行银行间市场全国首单“碳中和”小微金融债券,建立“绿融+”绿色金融品牌,并成立北京地区首家以“绿色”命名的支行。

一位银行业人士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绿色经济快速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通过引导金融资源向绿色经济倾斜,引导其他资源更多向绿色经济领域集聚,推动绿色产业加快发展,绿色技术不断取得突破,才能让金融与绿色经济形成良性循环。

但仍需注意的是,如何处理好绿色金融发展与气候环境风险防控之间的关系也至关重要。央行副行长陈雨露表示,中国发展绿色金融初期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并为污染防治、节能改造等项目筹措资金。随着环境问题逐步得到缓解,气候变化成为下一段时期需要着力解决的主要问题。为此,央行修订了《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提高了有关标准,发布了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南。

“央行还将继续贯彻好新发展理念,推动金融系统加大支持生物栖息地环境优化、推动高原湖泊生态修复、践行生物多样性保护义务,为筑牢生态屏障、助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贡献金融力量。”陈雨露说道。

设备、人才搭建体系急需建立

金融机构服务“碳达峰”“碳中和”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性工程,这其中存在机遇也存在挑战。当前大多数金融机构尚未形成针对绿色金融业务的业务指导原则,且不熟悉环保企业的经营情况,在科技投研和人才配置方面也较为欠缺。

“应开发针对性的产品满足低碳转型过程中更新技术、设备、人才等要素的资金需求,助力实现有序转型。”在肖远企来看,要在风险可控自主协商的基础上适度优化金融合作安排,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基本稳定。应尽可能减少经济转型中可能出现的波动,修复其中市场的价格失灵和价格扭曲,尤其要防止各种一哄而散的现象。

“绿色低碳转型需要一个过程,”正如吕家进所言,“应防范‘运动式’减碳带来的风险,金融机构应增强大局意识,尊重经济规律,坚持不立不破、边立边破,杜绝一刀切的政策,拒绝断压式的抽贷,防止微观行为引发宏观风险。”

针对当前金融机构在建立绿色金融体系方面还存在哪些短板?苏宁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孙扬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分析称,金融行业机构内部的绿色金融机制还没建立起来,比如从营销获客筛选,针对性风险审批,穿透绿色金融生态底层监管等全流程的建立。金融机构应从全流程,从人才,从制度,从意识上补足绿色金融短板。

如何补齐短板?走好低碳创新路线图?在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看来,应提升绿色金融发展意识;积极参与绿色经济发展,挖掘细分领域机会。提升绿色定价能力。金融机构需要加强相关人才体系建设,提高绿色项目识别、定价和风险把控能力,增强对绿色创新型小微企业支持力度。同时培育绿色金融市场。银行等金融机构作为我国金融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将在促进绿色金融市场发展方面起到重要推动作用,一个成熟、多层次绿色金融市场将有效满足国内绿色融资巨大需求。

“绿色产业基金也是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力量,但在信息披露、资金募集等方面还需要不断完善,避免绿色金融概念的泛化,避免盲目追涨杀跌,更应该深度挖掘真正意义上的投资机会,助力绿色发展,助力相关企业做大做强,绿色产业基金具有积极引导的责任与使命。”财经评论员郭施亮如是说道。

北京商报记者 宋亦桐

标签: 金融街 论坛 年会 特别报道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