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心连心化肥入选2021年全国质量标杆名单 大数据平台助力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
近日,中国质量协会公布了2021年全国质量标杆名单,总部位于新乡的河南心连心化学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心连心”,股票代码:01866.HK)成功入选,入选理由为“实施基于数字化、智能化的心连心农业服务大数据平台的经验”。
据悉,全国质量标杆评选是由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委托,在中国质量协会组织下开展的。此次入选的48项典型经验,代表着全国质量管理的先进水平。心连心是名单中唯一的一家化肥生产企业,换言之,心连心农业服务大数据平台的探索建设也走在了行业前列。
心连心董事长刘兴旭蹲在田间地头,察看农作物生长情况
制作“身份证” 摸清全国耕地“底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心连心营销大数据中心负责人刘付灿看来,心连心农业服务大数据平台就是那把锋利无比的“利器”,让企业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
“这是我们的作战地图。”11月2日,在心连心营销大数据中心,刘付灿在电脑调出了心连心土壤气象大数据平台的显示界面。据其介绍,该大数据平台将河南省的1亿多亩耕地分成6万块,并给每块地制作了“身份证”,如同居民身份证上有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籍贯等信息,在这套系统上,每块土地的氮、磷、钾、有机质含量等信息一清二楚,心连心土壤气象大数据平台摸清了每一块儿耕地的“底细”。
对于作物生长来说,土壤中的氮、磷、钾、有机质含量和其酸碱度起着重要作用。在河南省耕地数据的基础上,心连心将土壤数据库扩大到了全国,并结合种植结构、施肥习惯、作物数据、土壤肥力、气象、试验示范20多万份的珍贵数据,最终制作出了一份全国首份企业应用N、P、K、PH、Org等5项指标的动态土壤数据地图,为指导农民科学精准施肥提供基础。
如同心连心董事长刘兴旭所说:“这个平台对于我们的产品研发推广、满足市场需求等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心连心大数据中心
精准“配方” 每块地能“定制”化肥
心连心农业服务大数据平台的一个“核心”竞争力,就是海量数据库,这背后20多万份测土数据不是凭空而来的,它们都带着清新的泥土香,由心连心分散在全国各地一线的120余家高效农业服务中心采样提供。心连心的一项数据显示,仅在去年,心连心在全国的采样点就有41857个。
土壤数据基础有了,心连心还有一套终端智能配肥系统,利用建设到终端的智能配肥站,来为农民朋友们提供测土配肥服务。心连心新业务运营部的负责人张自豪,对配肥站做了介绍。
“一般的农户,别人用啥我用啥,在地里撒的肥料保不准少点氮,多点钾的。你说这管用吗?也管用,但是对于那块土地不合适。”张自豪强调说,心连心推行的精准配肥,就是要让这种常见的“不合适”变成“合适”。而配肥要有科学依据,用张自豪的话来讲就是“按方抓药”,这药方、配方怎么做,就来自大数据平台。
“一块地需要多少的氮磷钾?我们在大数据中心上一查就知道了。另外,我们还根据不同作物的养分需求、土壤的成分以及气象规律等进行配肥,这其实就是大数据的应用层面。”
据张自豪介绍,心连心在全国建立了上百家高效农业服务中心,测土化验室23家,从免费测土化验,到专家配方、精准施肥、种植指导、飞防服务等,形成“测、配、产、供、施”一体化,通过对当地土壤和作物的深入研究,为农户提供精准服务和解决方案,将减肥增效落到实处。
张自豪还非常自豪地说,如今心连心的配肥站可以做到“一袋一配”,土壤数据库也涵盖了全国80%以上的主要粮食生产地。打个比方,其配肥的精准程度,能做到100亩耕地配100种成分含量不同的化肥。
搭建“桥梁” 专家“手把手”教农户
“授人以鱼”的同时,心连心还在“授人以渔”。
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把作物种好,心连心将全国肥效协作网平台上的中国农科院及全国34家科研单位的近三百名权威专家、当地土专家、心连心农艺师等专家资源整合起来,共同打造了一个“心农服”APP服务平台。
马延东是心连心农化服务部的负责人,更是一个农技专家。“化肥对粮食生产的贡献率在40%左右,而我国的平均贡献率约为32%。田间管理占大头,比如植保、栽培等管理非常重要。”提起科学施肥及田间管理,马延东侃侃而谈。
在“心农服”APP上,一位用户名为“光辉农资”的用户在7月27日上传了3张不同角度的辣椒株图片,图片中的青辣椒软塌发黄。该用户向专家求助道:“请问专家这是什么情况,该怎么治疗?”
评论区里,葛永博、周义勇等13位获得平台认证的专家纷纷在帖子下面留言,给辣椒判断病状、给农户支招。其中多位专家判断辣椒得的是青枯病,还列出了主要症状,并给了可选用的药剂。
这是“心农服”APP良性互动、精准服务一线用户的一个缩影。马延东介绍说,“心农服”APP还有农学堂、土库、植保方案等模块,有视频、文档等多种学习形式,能够让农民一键get农技知识;既可让用户学习不同作物播种、防治病虫害等知识,又能给农户提供田间管理的建议。据悉,“心农服”APP上线短短半年,专家已在线回答问题上万条。
此外,如果有农户想详细了解自家耕地中的土壤质地、PH值、氮磷钾含量等,可以在“心农服”APP上填写相关信息申请测土后,将土壤样本寄到心连心化验室,也可由配肥站的工作人员去取。届时,农化专家们会根据测土化验结果,推荐配方肥,让农户科学种田、精准施肥。
心连心农化技术人员田间进行取土,为农民讲解如何施肥管理
颠覆旧观念 农业可以如此“酷炫”
“农业+大数据也能玩得这么酷炫。”得知自己组织报送的“心连心农业服务大数据平台经验”成功突围2021全国质量标杆,心连心副总经理孙洪如此感叹。
据孙洪介绍,营销大数据中心是在心连心董事长刘兴旭亲自“点题”后,于2020年初就开始搭建的,通过土壤数据、农技服务、作物数据、市场服务、业务服务等五大数据平台的互联互通,将终端用户、经销商、技术人员、农化专家等有效链接在一起,助推公司数字化转型升级。
平台搭建之初,其主要负责人来自销售部门,而非技术人员担任。孙洪说,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运用业务思维,去解决用户的痛点问题。“数据是为业务服务的,是为客户服务的。提高客户的价值,就是实现我们的价值。”孙洪如是说。
大数据平台的数字化、智能化,给了心连心推动智慧农业发展与普及的“底气”。据悉,目前心连心在有条件的地方进行了水肥一体化工作基站布局。在新疆投资6000万建成了水肥一体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结合新疆地区特点,利用滴灌设施对棉花生长的整个生长周期需要不同的肥料做配比,从水肥管控、植保方案、栽培管理等建立客户全流程的技术服务体系,让用户科学管田、精准施肥,真正让用户节省成本、增产增收。从而实现水肥一体化的智能化、信息化,提升企业农化服务水平。
展望大数据平台的未来发展,孙洪表示,农业的数字化、智能化程度与先进制造业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下一步心连心还会进行探索,将把集团的各部门以及产销学研等过程纳入到数据管理当中,更好地做到董事长刘兴旭的期望——“努力使农民用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为中国农业的高质量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