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药明康德股价再度杀跌,盘中大跌超8%,成交额超过60亿,换手2.16%,最新市值2943亿。港股方面,药明康德跌近7%,报131.2港元。值得注意的是,上周,药明康德闪崩跌停,最新数据显示,药明康德的股东户数高达18万。

近日,一则美国将制裁中国生物科技企业的外媒报道,引发国内CXO(医药研发、生产代工)企业股价恐慌式暴跌。

后来,这被证实是虚惊一场。12月15日晚间,美国财政部正式发布制裁文件,其制裁对象为参与国际非法药物贸易相关个人及公司,核心目的是整治美国十分严重的芬太尼等药物滥用问题。文件上被制裁的中国公司多为相关原料药公司,与上市CXO及生物医药创新公司并不相关。

中美贸易摩擦以来,美国屡屡使用制裁大棒,而新冠疫情以来,中国在疫苗、抗疫等方面的出色表现,也让美国有所忌惮,难怪中国医药行业听到风吹草动便四处探望。

CXO逻辑开始动摇

CXO是近几年医药行业里面景气度最高的细分领域,作为"卖水人"的CXO机构收入主要来自国内外制药巨头的研发支出。药企研发支出增加,CXO的业绩就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这些CXO机构赚的都是欧美等国际制药巨头的钱,大部分收入其实都来自国外。根据各公司最新财报数据显示,药明康德76.26%的收入来自海外,凯莱英89.14%的收入来自海外,泰格医药45.94%的收入来自海外,康龙化成86.36%的收入来自海外,海外收入占比非常大。

对于这些业务主要来自海外的公司,实现港股上市最大的好处就是有利于加强公司全球化运营能力,可以更好的拓展国际市场。

当然,身处医药大行业,公司的发展还必须考虑行业变化,国内CXO行业景气度虽然较高,但是随着全球制药企业研发增速放缓、国内对创新药企监管趋严,目前国内CXO企业的高增长恐难持续!

如今的创新药企领域正迎来萧瑟寒冬,在二级市场,今年前十个月,已经14家企业在科创板吃了闭门羹,超过了去年全年,这还没有算上正处于暂缓审议和中止状态的。此外,近期的CDE(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新政出炉,提到国内创新药申报临床试验要以最优药物(原研药)作为对照组,也被市场解读为重复式的研发不受看好,会直接导致药企砍掉不少重复研发的管线。

一系列的信号意味着,CXO行业的未来项目将会变少。但目前整个行业的高估值水平price in了CXO未来的高速增长,未来如果增速放缓,那么业绩和估值的反向戴维斯双杀恐怕在劫难逃。

药明康德自身的隐患

2021年10月30日,药明康德公布了2021年第三季度的业绩,三季度营业收入59.85亿元,同比增长30.6%;归母净利润8.87亿元,同比增长36.2%。若从单季度来看,三季度营收增速要低于第一季度的55.31%和第二季度38.14%的同比增速,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增速要低于第一季度394.92%的同比增速,高于第二季度-16.89%的同比增速。

但从2021年的前三季度来看,营业收入165.2亿元,同比增速39.2%;净利润38.1亿元,同比增速38.1%,截止三季度,今年的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都处于历年来的新高,公司仍在快速增长的轨道上。

也就说是,从盈利角度来看药明康德问题并不大,但问题是,估值太贵。

从整体上来看,国内CXO龙头的估值要高出美国同行一截。但需要注意到,2021年IQVIA和LH净利润同比300%,195%的增长主要是2020年疫情的影响,不具有持续性。而中美CXO龙头估值水平的差别,部分反映出产业链未来向中国转移,市场看好中国的CXO龙头而看淡美国的CXO龙头。

高层的违规减持。今年以来药明康德的股东、高管合计套现近50亿元,其中一股东因违规套现而遭到立案调查。

其中包括股东上海瀛翊违规套现近30亿,引发监管层关注被立案;还有股东SBI、公司部分高管相继套现19.45亿元、0.45亿元,累计合计套现接近50亿元。此外,据媒体近期报道,药明康德的一份会议纪要文件显示,为响应"共同富裕",药明康德倡议和要求干部"主动降薪",降薪资金将组成基金。

显然,股东即便违规也要套现,背后的潜藏风险不得不令人深思。

明星基金经理踩雷

事实上,药明康德是众多公募基金的重仓股。Wind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共有127家基金公司、1130只基金重仓药明康德,持股总量为5.87亿股,持股占流通股比例23.06%。

这其中尤以中欧基金的明星基金经理葛兰为药明康德的“头号粉丝”。今年三季报数据显示,葛兰管理的中欧医疗健康成为药明康德的第九大流通股东。该基金持有药明康德4090.94万股,占流通股比例为1.61%。同时,药明康德是中欧医疗健康的第一大重仓股,其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为9.85%。

同时,药明康德的“大绿棒子”也给景顺长城新兴成长的“掌舵人”刘彦春沉重打击。两人管理的景顺长城新兴成长(260108)以及银华富裕主题,分别持有药明康德3000万股和1427.01万股。

葛兰在基金三季报中表示,三季度总体维持了高仓位的运作,在长期看好的创新药产业链、医疗服务、高质量仿制药的龙头企业等方向进行了着重的布局。

事实上,今年三季度葛兰继续增持了药明康德、凯莱英、泰格医药等个股。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此轮CXO大跌之前,高瓴资本已“出逃”。数据显示,高瓴资本在今年二季度已退出药明康德前十大流通股东,三季度退出凯莱英、泰格医药的十大流通股东。截至三季度末,高瓴资本的重仓股包括格力电器、恒瑞医药、海螺水泥、良品铺子、公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联达、宁德时代、隆基股份等。

医药真的“无药可救”?

善水源资产:在此之前一段时间,我们就一直认为 CXO板块尽管基本面优异,但是历史涨幅大、估值高、性价比低,中短期不在我们的考虑范围内。对于其他医疗健康子行业,我们的观点如下:

对于创新药,受到集采的影响,龙头公司跌幅较大,而未来集采的影响将逐渐减小、创新药品将不断落地推出。对于医疗器械,龙头公司同样受到集采预期的影响、跌幅较大,但我们认为集采对医疗器械龙头的实际影响较小。对于医疗消费,受到集采的影响本来就很小,但今年受到疫情反复不断的于扰,未来随着病毒杀伤力的下降、疫苗接种率的不断提高、新冠药的推出,疫情的影响将消退,线下的医疗消费需求将不断恢复。对于疫苗和检测,之前受益于疫情,随着疫情的好转,新冠相关业务对业绩的贡献将逐渐减小,与疫情无关的正常业务将持续恢复增长。

总之,尽管医疗健康行业短期受到医保、集采、疫情等因素的影响,但是要看到,我们仍处于医疗健康需求要被不断满足、生活消费水平不断升级的大时代,因此对于中长期的空间我们仍然很看好。同时,有一批优质的公司竞争力持续加强、地位不断提升。这些优质公司的股价已经大幅调整,随着基本面的不断改善、业绩兑现、成长性的持续证实,性价比持续提高,因此我们中长期并不悲观。

标签: 康德 股灾 高瓴又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