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首席技术出走背后,华熙生物正在放弃“技术”?)


自去年监管层发声严厉打击贩卖“颜值焦虑”后,曾经最火的医美赛道全面熄火,玻尿酸龙头华熙生物也陷入多事之秋,股价腰斩、利润下滑、高管动荡……

过去一年华熙生物共发布6次人事变动,2022年伊始,一则关于华熙生物公司核心技术人员李慧良离职的消息,引起了业界关注。

资料显示,李慧良在华熙生物的职位为副总经理、首席技术官以及核心技术人员,曾参与研发家喻户晓的“六神花露水”、以及中国本土第一支护手霜“美加净”,故而有“中国化妆品研发第一人”的称号。

对此,市场普遍认为,李慧良离职与公司业绩下滑,但是这一说法显然站不住脚,2021年前三季度,华熙生物业绩增速虽然有所下滑但是依然维持较高的增速,首席技术离职恐怕另有其因。

传统业务碰到天花板,华熙生物开始“卖水”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2020年全球玻尿酸原料市场中,华熙生物销量占比43%,是当之无愧的“玻尿酸大王”。

而玻尿酸原料销售也为华熙生物带来丰厚的回报,直到2018年原料产品销售占公司收入五成以上,然而自2018年之后,受产能过剩影响,玻尿酸原料产品的销售单价开始下滑。

Frost & Sullivan数据显示,2019年华熙生物透明质酸销量在全球市场的占比从2018年的36%提高至39%,但是销售收入却从7.61亿元下滑至7.02亿元。

在玻尿酸原料遭遇瓶颈后,华熙生物加大功能性护肤品板块布局,2018年起,华熙生物迅速完成了四大功能性护肤品品牌布局:“润百颜”、“夸迪”、“米蓓尔”、“BM肌活”相继推出。

功能性护肤品业务迅速成为公司营收的主要来源,营收贡献率由2018年的22.98%提升至2021年半年报的61.99%,并推动业绩大幅增长,而玻尿酸原料销售则下降到只有两成。但即便如此,华熙生物依然难以高枕无忧,在功能性护肤品业务领域,华熙生物将面临更多的竞争对手。

爱美客、昊海生科已发展成为华熙生物强大的竞争对手,另外还有鲁商发展、常山药业、四环医药、双鹭药业、东诚药业,华东医药等多家医药企业正在加紧追赶。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华熙生物继续向下游延伸业务,2021年开始布局功能性食品领域,并推出了透明质酸饮用水品牌“水肌泉”和国内首个透明质酸食品品牌“黑零”。

然而,这一举措并没有得到市场正面反馈,反而让其陷入“智商税风波”,华熙生物方表示:“口服含透明质酸的食物,可以有效补充人体内透明质酸含量,从而改善人体皮肤水分、润滑关节、修复胃肠粘膜。”

然而“口服玻尿酸能护肤”的功效早已被被证伪。据凤凰网报道,早在2012年,欧洲有公司向欧洲食品安全局申报“口服玻尿酸能护肤”的功效,专家委员会在深入审查完该公司提交的证据后,发现该项申请并没有足够的相关人体实验数据做支撑,于是便以“口服玻尿酸和保护皮肤之间无法建立因果关系”的理由,明确否决了该公司的有效护肤功效申请。

对于水肌泉的消费者有消费者评论:“口感和矿泉水差不多。”

从华熙生物的业务布局上可以看出,华熙生物并没有把重点放在向上技术攻坚克难,提高玻尿酸的吸收效率等事情上,而是向下拓展越来越没有技术壁垒的领域。

技术靠买,营销才是重心?

回顾华熙生物的发家史,2001年5月,华熙生物向山东省生物药物研究院购买了发酵法生产药用透明质酸的初始技术,开启了华熙生物发家史。

虽然华熙生物自认为核心技术专利为自主研发,但是可以看出其核心技术是通过外购而来。而公司的研发投入也维持着较低水平,2018年至2020年,华熙生物的研发支出分别为5286.59万元,9,388.62万元、14,115.78万元,营收占比分别为4.19%、4.98%和5.36%。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公司销售费用却水涨船高,2018 年-2020年,华熙生物的营销支出分别为2.84亿元、5.21亿元、10.9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6.14%、83.74%、110.84%,营收占比从2018年的22.49%攀升至41.74%%。

2021年华熙生物继续砸下重金搞营销,仅前三季度的销售开支已达到13.97亿元,同比增幅达116%。销售费用率高达46.4%。

这样的结果是我们看到一个越来越擅长制造营销噱头的华熙生物,但是作为公司竞争优势来源的技术研发却似乎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标签: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