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以来,新股密集破发,进入2022年随着A股二级市场大幅调整下行,新股破发情况依然在发生。在打新神话破灭的当下,新股破发成为打新人想回避却又不得不面对的一大痛点。

wind数据显示,去年初至2月16日,已有565家公司(沪深北)成功登陆A股市场。其中有76家公司股价至今仍跌破发行价,占期间发行A股公司总数的13.45%。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跌破发行价的70多家公司中,有11家是医药制造业企业。而破发跌幅前五的新股中,四家是医药公司。当前,医药领域已然成为新股破发重灾区。

中信证券“无效”护航

医药新股破发频出,作为券商龙头的中信证券也是有力未逮。

数据显示,自去年三季度以来,中信证券作为保荐机构(主承销商)或联席保荐人(联席承销商),共保荐47家企业上市,这其中包括亚虹医药、迪哲医药、澳华内镜、成大生物、多瑞医药、义翘神州及金迪克等7家药企登陆A股。

而截至今年3月1日,亚虹医药、迪哲医药、成大生物等新股上市至今均已跌破发行价,相较发行价格,已分别跌去33.6%、38.4%及38.5%,金迪克则在破发的边缘徘徊。

在此期间,跟投业务蚕食着中信证券的收入,中信证券在三家破发医药企业上,跟投浮亏累计达8822.1万元。

据统计,加之3家尚未破发的新股,这些药企给中信证券至少带来了共计2.95亿元的保荐承销收入,具体来看,中信证券参与亚虹医药获得承销费及保荐费1.30亿元、金迪克为6433.99万元、澳华内镜为6142.71万元、多瑞医药为3959.60万元。

由于迪哲医药、成大生物及义翘神州招股书未单独披露中信证券承销费及保荐费用,所以并未参与上述计算,从三个项目总保荐及承销费用分别为9564.42万元、2.15亿元及2.37亿元粗略推测,中信证券7家药企承销费及保荐费用共计约5亿元。

不过,当破发叠加跟投与弃购之时,中信证券的收入却存在被蚕食的情况。在保荐迪哲医药时,中信证券子公司中信证券投资有限公司参与其战略配售,最终获配120万股。此外,迪哲医药网下投资者全额认购,但网上投资者弃购股数14.82万股,对应弃购金779.28万元。粗略计算,中信证券在包销及跟投方面共计投入7088.88万元。根据3月1日收盘价算,中信证券跟投浮亏约2420.4万元。

成大生物方面,中信证券同样通过子公司参与跟投,最终获配股份数量90.9万股,获配金额9999万元。根据3月1日收盘价算,中信证券跟投浮亏约3854.1万元;亚虹医药方面,中信证券通过子公司获配股数330万股,跟投浮亏约2547.6万元。

药企经营业绩持续下滑

从破发公司的情况来看,不难发现,未盈利的创新药或创新型医疗器械研发公司占了大头,而业绩持续下滑更是极为常见。

具体来看,亚虹医药2021年营业总收入为0.46万元,上年同期未产生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亏损2.38亿元。据其预计公司未来几年未盈利状态预计持续存在且累计未弥补亏损可能短期内继续扩大;成大生物2021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2.80%;迪哲医药和金迪克2021年均营、利双降。除多瑞医药尚未披露业绩情况外,澳华内镜是目前唯一业绩表现突出的药企。

对于未盈利药企而言,虽然近两年资本市场对这些企业打开大门,越来越多的创新药企步入资本市场,但随着时间的演变,这些上市药企如何通过商业化来兑现价值承诺成为投资者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

有市场人士指出,一家创新药企要想在市场上取得商业化的成功,需要具备产品管线、商业化能力、产能搭建三大要素,单一的产品管线已经难以获得投资者认可,因此,未盈利公司还需要修炼真实力、打造过硬的产品。

益方生物过会

值得一提的是,由中信证券保荐的益方生物已成功过会,并于2月18日提交科创板IPO注册,拟募资24.09亿元。

据悉,该公司聚焦于肿瘤、代谢疾病等重大疾病领域的创新型药物研发,其上市也选择了科创板,但益方生物同样具有尚未盈利的特征。

其招股说明书显示,益方生物无一产品上市,2018至2021年上半年,益方生物仅在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5530万元,净利润分别亏损1.03亿元、9498.59万元、10.53亿元、1.67亿元。目前,益方生物产品管线有1个处于新药上市申请阶段,3个处于临床阶段的核心产品(D-0120、D-0502及D-1553)和5个临床前在研项目。

目前最快能上市并能为其带来收益的是已对外授权产品——BPI-D0316(第三代 EGFR TKI),2021年3月已提交上市申请,但目前该靶点赛道竞争激烈,其前景仍未可知。未来,益方生物能否将创新成果转化,并实现其市场价值,还待时间检验。

所以,这样的益方生物会成为中信证券保荐的又一家破发药企吗?大家暂且拭目以待。

标签: 中信证券 家已破发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