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直击业绩发布会|光大银行净利润增速创9年新高 靠前安排信贷投放 前两个月一般贷款增幅达42%)
财联社(北京,记者 姜樊)讯,光大银行净利润增速创下9年以来新高。光大银行年报显示,2021年光大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533.66亿元,同比增长7.40%;实现净利润436.39亿元,同比增长15.06%。该行董事会建议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2.01元,共计分红108.60亿元。
光大银行副行长赵陵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去年银行业绩增长保持了较高增长水平,主要是因为2021年的宏观经济形势好于2020年,光大银行资产质量有所改善,信贷拨备支出与2020年相比有所减少,利润增速得到了较好的修复。
光大银行高管层表示,尽管银行业面临的经营形势依然存在不确定性,但今年该行已提前布局重点领域信贷业务,前两个月,该行一般贷款增长1041亿元,同比多增308亿元,增幅达到42.0%。
提前布局信贷业务 将持续提升零售信贷占比
当前我国经济处在恢复性增长的时期,金融监管部门引导市场利率下行来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整个银行业的息差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光大银行高管层表示,今年光大银行将通过优化资产负债业务组合稳住息差,并预计该行今年净息差将会逐步企稳,净利息收入也将呈现稳中向好势头。
光大银行行长付万军表示,今年光大银行加大了对经济重点领域的支持和投放,通过今年信贷的有效投放来稳住“基本盘”。
赵陵透露,该行今年全年信贷投放增量计划达到3700亿,优先支持制造强国、科技创新、绿色低碳等国家重大战略,大力支持普惠小微、乡村振兴等经济薄弱环节。而在信贷投放节奏上,该行将会靠前安排全年的信贷资产投放。
在今年信贷资源配置当中,光大银行将坚定地提高零售信贷占比。付万军表示,为支持零售信贷业务壮大,光大银行已对个人消费贷、经营贷、信用卡透支等零售非房类贷款,设立了专项信贷额度。他预计,2022年零售信贷占比将进一步提升1个百分点以上。数据显示,2021年,光大银行零售信贷规模达1.4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5%,零售信贷占比已达43.3%。
零售贡献度创三年新高 中间业务将成主攻方向
作为轻型化转型的必经之路,零售端的财富管理业务成为各家银行的必争之地。数据显示,2021年光大银行零售营收633.5亿元,同比增长8%;占整体营业收入的比重达41.47%,同比提升0.32个百分点,创近三年新高。其中,零售代理中收30亿元,同比增长19.8%;个人财富管理手续费收入79亿元,同比增长23.1%。
“零售金融业务正逐步成为支撑光大银行转型发展的重要支柱,也是经营业绩不断改善的内在支撑。”付万军表示,围绕财富银行的发展战略,零售金融业务已逐步成为光大银行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这也是其经营业绩不断改善的内在支撑。
付万军表示,未来将继续通过深化科技零售,包括业务中台能力的建设等方面的架构整合,通过优化财务资源和绩效资源的配置来引导全行;该行还将增加零售业务的中间业务收入作为近两年的主攻方向。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光大理财管理资产总规模已经突破万亿元,达10677.09亿元,去年实现净利润15.86亿元。光大理财董事长张旭阳表示,2022年光大理财既会关注新经济、新能源、新基建的投资机会,也会关注传统经济、传统能源、传统基建的转型改善。
不良现双降 房地产风险总体可控
光大银行不良指标连续两年实现双降。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光大银行不良贷款余额414亿元,比上年末下降3亿元;不良贷款率1.25%,比上年末下降13BP。
“2022年,国内外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仍面临着一定的挑战,但光大银行有信心资产质量保持平稳。”光大银行副行长杨兵兵表示,我国有强大的制度优势和发展韧性,这为银行业提供了十分有利的经营环境。同时,该行已推进智能风控建设,优化信贷投向,强化统一授信,风险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全面落地,风险管控能力得到了不断提升。
对于房地产市场的风险,杨兵兵表示,从房地产贷款组合来看,目前总体风险可控。当前该行房地产风险敞口可控,不会对光大银行资产质量造成重大冲击。
杨兵兵介绍,光大银行严格执行房地产贷款集中度要求,严格执行并表统一授信制度,将信贷、投资、理财、代销等业务均纳入统一授信范围,审慎核定客户信用限额,严控单一集团及单一客户的授信集中度,对主要房地产企业的授信规模相对可控。而在“三道红线”背景下,光大银行通过前瞻排查及动态预警,有效压降了高杠杆房企授信规模。同时房地产贷款的大部分具有较为充足的抵质押担保,风险缓释措施较强。
“当前房地产市场遇到的状况,只是长期趋势下的短期波动,光大银行预计未来房地产行业会逐步趋稳。”杨兵兵表示,2022年光大银行将积极支持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和运营、积极支持城市更新、合理支持“优质主体+优质项目”的房地产并购,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同时将进一步观察房地产行业及关联领域的风险演化趋势,密切关注个别高杠杆房企的信用风险的变化情况,动态审慎计提信贷拨备,以此应对有可能发生的各种不利情况。
标签: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