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城零售的战争愈演愈烈。
阿里巴巴方面最新的动作,7 月 17 日饿了么宣布全面升级,从送餐平台彻底转型为消费者的 “ 身边经济 ”,鲜花、鲜奶、蔬菜、水果,药品都可以送,万物皆可送时代正在来临。
外卖市场的份额之战,打得不可开交,饿了么要奔向更广泛的领域。此次全面升级,饿了么和美团将战火烧到了规模 30 万亿的同城零售市场,引入阿里经济体能量的饿了么要和美团贴身肉搏。
早在 4 月,阿里就打响了同城零售第一枪,美团紧随其后。对于阿里和美团来说,吞下 30 万亿同城零售市场的一小块蛋糕,不仅可以找到第二条增长曲线,或许还可以再造一个线下版淘宝,而饿了么作为其中的排头兵,或许可以借此夺回失去的十年。
不只送餐
7 月 17 日,饿了么终于迎来了全面升级——主视觉颜色调亮,和刚刚升级过的支付宝保持一致。在 App Store 上,其图标上 “ 不只送餐 ” 的几个大字极为显眼。它找来 “95 后年轻男孩 ” 王一博为品牌代言人,Slogan 也从 “ 好而不贵,有滋有味 ”,变成 “ 爱什么,来什么 ”。
当然,这只是外在变化。
更深层次的变化,是饿了么将从原来的送餐平台,彻底转型为消费者的 “ 身边经济 ”。它调整了首屏的 “ 五大金刚 ” 位,新增 “ 团购优惠 ”、“ 玩乐丽人 ”、“ 快速自取 ” 三个入口;第二屏新上线 “ 有好店栏目 ”,向用户推荐高品质店铺;App 下方 “ 发现 ” 栏目更替为 “ 真香 ” 栏目,从过去商户静态的图文展示转变抖音式的短视频栏目,内容包含食物视频、美食教程和达人吃播等。
阿里本地生活服务公司总裁兼饿了么 CEO 王磊,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内容一直是饿了么非常坚定的战略。未来也会在内容做大量投入,让消费者不仅仅把饿了么当一个工具,而是更多的发现美食。
他表示,饿了么正在探索直播业务,目前饿了么提供了 “ 全国看、当地买 ” 的服务,即 “ 这家的烤串吃不上,我周边也有,想吃了也可以点 ”,以此来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
除此之外,饿了么还上线了新业务 “ 随心订 ” 的入口,提供鲜花、鲜奶、鲜食的周期订购服务。目前来看,这些并非增长最快的品类,但是覆盖用户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品类不可缺少。
王磊表示,此次改版,饿了么平台上的 SKU 进一步丰富,来自大润发、盒马、淘宝商城、天猫超市的优质供给也同步到饿了么,这意味在同城零售领域,阿里正在加大整合的力度。
在新版 APP 中,饿了么将超级会员升级到超级吃货卡,用户在饿了么下单将累积 “ 吃货豆 ”,吃货豆可兑换红包及商家优惠券。玩法多变的饿了么,希望用这样的方式增加用户粘性。
更艰苦的生意
红杉资本沈南鹏曾表示,别小看升级,“ 升级 ” 意味着增量市场,开启一片新的蓝海。那是突破旧格局,带来新定位、提供新价值的战略性优势,高能者自然不慌不苦,前途能卜。
而饿了么和支付宝的升级无一不在释放一个信号:阿里要押注同城零售。
2020 年 4 月,天猫超市升级为同城零售事业群,将原属本地生活服务的饿了么新零售业务整合进该事业群,以天猫超市和淘鲜达改造的线下超市为主,实现 1 小时、半日及次日达三种时效的 “20 公里立体生活圈 ”。阿里董事局主席张勇已经将同城零售事业群上升为其重点关注的 1 号项目之一。
阿里打响第一枪后,美团紧跟其后。
2020 年 7 月,美团再度宣布组织架构调整,成立 “ 优选事业部 ”,并推出 “ 美团优选 ” 业务,正式进军社区团购赛道。与此同时,原 “ 小象事业部 ” 更名为 “ 买菜事业部 ”,继续发展美团买菜业务。
王兴则在美团 2020 年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过去几年我们核心的宗旨就是希望能让我们的消费者轻松吃到美食。在未来,可能我们的使命就是说怎么能够让我们的消费者更轻松地买菜。
与此同时,京东、苏宁等多位实力玩家也在布局。
巨头疯狂押注的背后,一个万亿市场的新赛道正在崛起。
过去 20 年,以电商为主的远场零售,大踏步发展为近场零售,即为同城零售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移动支付、仓储物流能力、供应链体系,让半小时达、一小时达成为可能。而疫情则迅速培养了用户 “ 线上买一切 ” 的习惯。
更为现实的原因是,移动互联网红利的消失,让电商和本地生活服务市场的增速都呈现放缓趋势,为了寻求企业增长的第二曲线,巨头们必须去做更苦更累的事情——啃下零售市场的最后一块堡垒。
这无疑是更艰苦的生意。
本质上,同城零售更是接近本地生活的生意,美团征战多年才获得了些许微薄的利润。从品类来看,快消生活用品是同城零售最适合切入的类目,小额高频的特点决定着较低的毛利率。同城零售区域化明显、网络效应弱化,未来难免出现诸侯割据的现象。
此外,同城零售一直面临社区便利店这样的竞争对手,从品类和速度上来看,便利店都具备先天优势,如今,淘宝、京东上线的 1 小时购物达、美团闪购都希望用配送速度,以便从便利店中抢夺用户。
总体上来讲,同城零售考验的是平台的配送能力和供应链基础,这都是日积月累才能具备的能力。简单粗暴的补贴已经过时,同城零售考验的是平台的精细化运营能力,也就是说,平台必须要做好赚辛苦钱的准备。
但阿里和美团不得不战。对于美团来说,它必须找到除了外卖之外的第三极。对阿里来说,传统电商平台的增长曲线趋于平稳,但 2021 年财年至少创造 1 万亿元商品交易额(GMV)的新增量从哪里?答案正是同城零售。
是巷战,也是持久战
战火虽然在此刻点燃,但事实上,无论是阿里还是美团早就开始布局。
2015 年,张勇就兼任了银泰商业董事长。2017 年,银泰成为第一个被阿里全面并购的大型线下商超。2018 年开始,阿里开始将同城零售视为下一个阶段的扩张重点。收购饿了么、孵化盒马鲜生、加码天猫超市、并购高鑫零售( 大润发)、口碑单独成立 App、并购客如云、孵化社区团购等,都是对这一战略的延伸。
这一策略已开始初见成效:2020 财年 Q3 季度,来自盒马、银泰、天猫国际、天猫超市的收入增长跑赢了阿里大盘,阿里也正在从远场电商到近场电商逐渐进发。
2017 年,美团便成立大零售事业群,由王慧文担任总裁,开始进军这一领域。
2018 年 -2019 年,美团先后孵化小象生鲜、发力闪购业务、上线美团买菜等等,如今,美团已经形成了同城零售的三驾马车:美团优选(针对下沉市场)、美团买菜(北上广深等超一线城市)、美团闪购(旗下菜大全专注武汉、成都、南京等准一线或者二三线城市)。借此,美团实现了从一线城市到下沉市场的全面覆盖。
疫情加速了 “ 万物皆可买 ” 的时代,美团 2020 年 Q1 财报显示,疫情期间,闪购所在新业务板块收入 41.7 亿元,同比增长 4.9%,是美团唯一增长的业务板块。
万亿市场面前,阿里和美团都定下了颇为激进的目标:2020 年,阿里同城零售事业群要实现成交额翻 7 倍;2020 年,美团闪购的成交额要突破千亿元大关。
从美团点评的生态来看,其缺的不是流量和配送能力,而是对供应链的把控,想要拥有更大的市场份额,需要提高供应链的效率以及带来足够多丰富的品类,毕竟大众点评虽然积累很多本地商家,但是核心领域依然仅是 “ 吃 ”。
对比而言,阿里的优势在于其生态能力,尤其是丰富且夯实的供应链,以及多年积累的商户数字化运营能力。阿里希望以淘宝作为作为主导,天猫超市、淘鲜达和饿了么负责协同;而支付宝、蜂鸟配送等提供后台服务支持。
如今,阿里正在对旗下同城零售相关业务进行整合,对于一个 10 万人员工的组织来说,这个整合将会持续很长时间,整合的速度也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竞争的结果。
他们的大方向高度一致:都想吃下同城零售全品类中的更多份额。阿里和美团都希望寻找更多的 SKU 组合、不断优化履约能力、提高运营的颗粒度以获得更高的利润。
表面上,饿了么和美团的炮火越来越猛烈。但事实上,面对 30 万亿元的大市场,阿里、京东和美团只要占据一小块便足以再当初的辉煌。以阿里为例,如果它在同城零售市场上吃下 2 成,基本上就再造一个自己,市值有望突破万亿美元。
未来若干年,将是巨头们不断做大蛋糕的阶段。饿了么和美团的战争,既是巷战,也是持久战。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