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南京以更加积极的“保”来促进“稳”,以更加坚实的“稳”来保障“进”,以更加有为的“进”来实现“好”,努力走出一条有效应对冲击、实现良性循环的新路子。

记者: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冲击,南京如何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张敬华:回顾上半年,概括起来,我们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去年底到今年1月中下旬,我们科学谋划抢抓开局。第二个阶段是从1月下旬到2月9日,集中力量抓防控、战疫情。第三个阶段是从2月中旬到3月中下旬,我们稳步推进复工复产,实行“防疫+”战时工作机制,率先以电子券形式发放3.18亿元消费券,支持消费复苏。通过“防疫+工业”“防疫+招商”“防疫+建筑业”“防疫+服务业”等,推进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建立与疫情防控相适应的经济社会秩序。2月25日实现了规上工业企业100%复工。

第四个阶段是3月下旬以来,全力以赴稳增长,全面抓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按下经济社会秩序恢复“快进键”。特别是贯彻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战略部署,启动实施新基建、新消费、新产业、新都市“四新”行动计划,战疫情、扩内需、稳增长,以保促稳、稳中求进,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记者:上半年南京GDP实现了2.2%的正增长,经济运行稳中有进,靠的是什么?

张敬华:主要靠的是“三大支撑”:一是主导产业关键支撑。今年以来,我们的主导产业发展稳中向好,对稳住经济基本盘发挥了关键作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市136家规上工业企业保持连续经营,上半年实现增加值438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的31.6%。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新医药与生命健康、人工智能等地标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0%以上,其中集成电路、智能电网等先进制造业产值分别增长42.7%、14.5%。

二是市场主体增长支撑。龙头企业发挥了顶梁柱作用。一批百亿级项目持续释放产能,中兴通讯、LG动力电池等百亿级项目从零起步、相继投产,贡献新增产值近200亿元,台积电南京厂产值实现翻番。华为软件、中兴新软件增长51%、41.9%,中车浦镇增长60.4%,南瑞继保等一批大企业也都实现两位数增长;全市排名前10位的限上批零住餐企业零售额增长15.9%。

其中,新动能企业发挥了生力军作用。新一代数字经济、新医药与新健康、智能网联汽车等新产业实现业务收入2196.5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54.9%。抗疫概念的诺唯赞生物科技实现营收8亿元、舒普思达实现2.34亿元,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560%、930%。“无人经济”、线上消费等快速增长,网购增长36.3%。

三是项目投入实物支撑。我们全力扩大有效投入。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2650.3亿元,增长4.8%,其中高新技术产业投资275.8亿元,增长34.6%。36个省级、370个市级重大项目分别完成投资337亿元、1320亿元,占年度计划的62%、55%,注册资本160亿元的中汽创智T3科技平台等旗舰型项目正式启动。

记者:南京贯彻落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主要有哪些具体措施,取得哪些实效?

张敬华:南京把“六保”作为今年“六稳”工作的着力点,制定并落实“六保”40项具体措施,重点是突出聚焦就业创业、主导产业、市场主体三方面,统筹抓好落实,确保兜住民生底线、稳住经济基本盘。

一是聚焦就业创业,出台具体方案,推出20万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和10万研究生见习岗位。抓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和城镇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目前,全市各类企业、新研机构等发布就业岗位10万余个。上半年全市新增城镇就业15.2万人。同时,我们优化自主创业环境,加大创业担保贷款支持力度,培育自主创业者1.63万人。

二是聚焦主导产业,以“链长制”推动8条产业链补链强链。瞄准集成电路、人工智能、轨道交通、智能电网等8条产业链20个领域,由市领导担任“链长”,加大调度推进力度,实施产业链强链补链专项行动,每条产业链引育一批“链主”式企业,建设3至5个特色产业园区、培育发展一个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对接发展产业型基金和供应链金融。

三是聚焦市场主体,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大纾困惠企力度,建立健全服务企业机制,打响“宁满意”“早餐会”等服务企业品牌。上半年全市新增企业4.4万家,6月当月新增市场主体2.4万户,同比增长32.7%。

对中小微企业,印制各项惠企政策汇总表,及时出台惠企“宁10条”及24项实施细则。已落实各级惠企资金190亿元,为企业争取贷款支持518亿元、减税降费306亿元,惠及企业20多万户。对重点工业企业,向年产值1亿元以上的981家重点工业企业和65家驻宁央企派出“驻厂员”,贴身协调解决生产经营问题。

记者: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南京提出了战疫情稳增长扩内需“四新”行动计划,主要考虑是什么?

张敬华:“四新”行动即新基建、新消费、新产业、新都市四个行动计划,是我们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入研判国内外疫情形势,因时因势提出的应对疫情冲击、稳定经济运行的行动方案;是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发力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行动方案,这一行动方案着眼长短期结合、供需端配合、项目化组织与超常规推进,统筹安排的906个具体项目已形成一定的投资量、实物量、价值量。

记者:当前形势下,南京在立足自身,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推进高质量发展上有哪些考量、举措?

张敬华:当前重点是围绕“六稳”“六保”,牢牢把握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扎实推进“创新名城,美丽古都”建设。

对南京来说,无论遇到什么挑战,都必须保持建设“创新名城,美丽古都”的战略定力,千方百计向创新要动力源、要支撑点,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的增长方式。这既是赢得未来的战略抉择,也是应对当下的现实考量。

我们把建设紫金山实验室与扬子江生态文明创新中心为关键支撑打造综合性科学中心,探索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打造创新型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上市企业的“雁阵梯队”。我们优化整合全市82个各类科技产业园区,设立15个都市型“无边界”高新园区,致力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让南京成为企业家精神充分彰显、市场主体活力全面激发的创新创业热土。

今年是南京“创新名城,美丽古都”建设的第三个年头,尽管突如其来的疫情给经济社会发展造成巨大冲击,但我们感到,越是形势复杂越要坚守创新,越是困难增多越要依靠创新。我们以建设“创新名城,美丽古都”为目标,从群众需求和城市治理突出问题出发,改善人居环境,稳步推进城市转型发展、创新发展,打造更宜居、更安全、更便捷的美丽古都。(记者 何聪 姚雪青)

标签: 南京 创新名城 美丽古都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