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深圳工业取得瞩目成就。据市工信局的最新数据,目前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达到72.5%、66.1%。
数字经济规模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
1.5万个零件“组装”衣服,鞋子大小精确到毫米,这不是未来“穿搭工厂”,而是工业互联网为深圳传统制造业带来的改变。
“工业互联网可以将传统工厂的所有数据和信息汇总到一个平台,一个人或少数几个人就可以通过计算机,对整个工厂进行管理。”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一种完全颠覆传统制造模式的产业形态,新的消费和生产模式正从中诞生。
位于市工业展览馆二楼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创新中心,为公众提供了一个与这一技术近距离接触的机会。在这里,“工业互联网”不再是一个遥远而抽象的词汇,而是化身和风细雨,为人们生活带来“润物细无声”的改变。
记者在现场看到,创新中心分为东西两条长廊,主题可概括为工业和生活。其中,东长廊展示了富士康的“熄灯工厂”,因自动化程度高,灭灯状态下也能正常运行。华为的FusionPlant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通了工业企业的各环节,真正实现提质降本增效。比如家具生产,通过这一平台提供的算法,从环保角度进行合理切割,让每块板材物尽其用。以欧派为例,算法平均提升2%,每年可节省4000万元的成本。
西长廊展示了多种应用场景。比如赢领智尚展位,一改传统服装批量生产的模式,走进智能试衣屋,机器快速扫描尺寸,一周后就能收到定制服装。据悉,公司将女装生产分解为1.5万个“零件”,千变万化的组合确保不撞衫。数字化生产也实现了零库存,服装从生产线下来就能发货。意礴数字科技(深圳)基于3D扫描、大数据等技术打造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能将定制鞋子精确到毫米。
“发动机不仅能自己产生动能,还能为汽车、飞机等提供动力。正如以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经济,不仅能实现自我发展,更将向千行百业渗透,共同带动经济增长。”市工信局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处副处长邓自安告诉记者。
数字经济也成为深圳市第七次党代会上的“热词”之一。今年的党代会报告中提出,2025年深圳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达31%。据市工信局的数据,2020年这一比重为29.5%,高于全国21.7%,规模和质量均位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
战疫检验出高端制造业强大韧性
来深创业4年的以色列企业家高国仁(Gal Goren),迎来了最忙碌的一段时间。他今年上半年马不停蹄带着自家产品,参加了数十场展会。
2017年,高国仁举家来到深圳,创立睿博天米科技(深圳)有限公司(Temi),主打服务机器人,“要实现产品量产,制造业发达的深圳是绝佳选择。”他告诉记者。
果然,在2018年推出第一代产品后,企业规模三年内增长了三倍,在地铁站、图书馆,都能找到Temi机器人的身影。而高国仁近来更加忙碌,是因为Temi机器人找到新工作了——首次在养老院上岗。
疫情发生以来,拓宽了业务范围的不止Temi机器人。普渡科技研发的送餐机器人“欢乐送”,成为深入抗疫第一线的特别战士,将药品、食物等送往病房;优必选的5G机器人警察“黄田田”,在深圳鹤州检查站充当高速义警,全天24小时提醒过往司机提前扫码登记,可以节省4名警力。
“去年新冠疫情的暴发,加速了机器人应用从‘锦上添花’到生活刚需的转变。”《2019年深圳市机器人产业发展白皮书》显示,2019年深圳市机器人产业企业总数达到757家,工业总产值达1257亿元。2020年的《白皮书》显示,2020年总产值已达到1434亿元,较2019年增长了14.08%。
战疫既是一道测验题,也是一台助推器。它检验的是深圳高端制造业的强大韧性,更在工业机器人已经广泛应用的背景下,推动了服务机器人打开新局面。
今年6月,深圳市物流机器人产业联盟正式成立,该联盟由深圳市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协会和深圳市机器人协会联合发起。两个千亿行业“一拍即合”,背后是机器人应用的进一步拓宽。
市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协会秘书长郑艳玲告诉记者,机器人产业有技术,物流行业有场景,两个协会的合作可谓水到渠成。
市机器人协会秘书长毕亚雷则表示,此次会议有个显著特点:物流企业数量不多但规模大,机器人企业数量较多,但大多数处于起步期。“这也反映了两个行业各自的特点,物流行业发展多年已经成熟,而机器人作为新兴领域,技术走在最前沿,但整体仍处于摸索阶段。”他告诉记者,“未来还会有更多机器人+应用的联盟成立。”
以机器人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已成为经济的中流砥柱之一。
四大产业集群全国竞赛获奖
在深圳先进电子材料国际创新研究院,有一个装着近70支材料样品的袋子。张国平副院长告诉记者,这是团队针对超薄芯片加工而研发的临时键合材料,看似不起眼,却是团队10年心血的结晶。“每一支样品都代表了一次研发‘失败’,在近70次迭代后,才有了如今成功量产的产品。”
高端电子材料是深圳高速发展的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的一个缩影。今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发文,深圳的“促进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连续三年获督查激励。其中,产业集群水平明显提升。深圳四个集群在全国竞赛中获奖,分别是新一代信息通信、先进电池、高端医疗器械和智能装备。
最亮的光、最快的刀和最准的尺,在广深佛莞智能装备集群中,深圳主要从被称为“万能工具”的激光切入。市激光行业协会秘书长邵火告诉记者,“抓住了激光,就是抓住了智能装备行业发展的核心和未来方向。”而代表企业中,不仅有搭上锂电发展顺风车的海目星,更有行业“全能冠军”大族激光。
“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是对深圳高端医疗器械企业蓬勃现状的描述。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深圳市医疗器械产业生产总值超800亿元,年产值接近全国的10%,出口超过全国的14%,位居我国大中城市的首位。截至2021年6月中旬,深圳市有1300多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
产业发展离不开政策扶持。今年3月,深圳市《关于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打造制造强市的若干措施》正式施行,提出培育壮大万亿级、千亿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力争到2025年,电子信息制造业产值突破3万亿元,高端装备制造业产值近1万亿元,在生物医药、新材料、人工智能等领域培育千亿级产业集群。对参与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的机构,最高给予1∶1配套资助。
今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通报,对2020年落实国务院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取得明显成效的216个地方予以督查激励,深圳共有6个工作事项获此次国务院督查激励。其中,“促进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实施技术改造成效明显的地方”事项连续3年获国务院督查激励,再次体现了深圳工业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深圳商报记者 袁斯茹)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