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来,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不断推进其碳市场建设进程。权威人士提出,在可预见的未来,全球碳市场的覆盖范围将进一步扩大。长期来看,探索如何进行各地区碳市场的链接,是在全球更大范围促进低成本减排,以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方向。

7月16日,中国宣布全国碳市场正式启动。今年是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162家,覆盖约45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

全球解决气候环境问题的重要里程碑

“中国全国碳市场的运行,对于中国和世界范围内运用市场机制解决气候环境问题,都是一项重要的里程碑”,美国环保协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张建宇日前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表示,未来随着中国全国碳市场的进一步完善,可以为“一带一路”沿线及其他更多国家和地区,提供丰富的经验,通过构建合作和对话机制,起到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美国环保协会就协助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开展了中国首个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试点项目;2011年起,协助中国相关部门开展了试点碳市场与全国碳市场的设计、培训和测试,为全国碳市场的投入运行提供支持。

张建宇说,中国全国碳市场初期覆盖电力行业,且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体量最大的碳市场。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并在2020年宣布了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这体现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信心和决心。

国际碳价如何形成?

“类似于传统商品和金融市场,碳价的形成主要受供需关系影响”,张建宇说,从供给方面来看,其最大的特点是碳市场属于政策工具,配额分配相关政策和细则的确定,以及跨期存储等相关规定,对于碳价将会产生较大影响;从需求端来看,碳价还会受到宏观经济、能源价格、未来投资预期等多方面影响。

张建宇说,“碳价的形成还需要一定的流动和市场活跃度作为保障,目前欧盟和美国均有完备的现货和衍生品交易市场,且允许投资机构参与交易,对于有效且稳定碳价信号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张建宇认为,碳市场促进温室气体减排的核心,是通过发现最优减排成本,以最经济有效的方式,推进社会的低碳转型,同时,碳市场可以形成可预期的碳价信号,指引控排企业乃至全社会范围内的投资,以及气候风险的评估及核算。此外,依托碳市场统一的数据报送台,还可以进一步提升气候信息披露的准确,加强对于重点排放企业的社会监督,从侧面形成倒逼机制。

全球碳市场覆盖范围将进一步扩大

国际碳行动伙伴组织(ICAP)编制的全球碳市场地图收录了目前正在实施、计划实施或正在考虑建立的碳市场。截至2021年1月31日,全球共有24个运行中的碳市场。另外有8个碳市场正在计划实施,预计将在未来几年内启动运行。其中包括哥伦比亚的碳市场和美国东北部的交通和气候倡议计划(TCI-P)。

张建宇认为,在可预见的未来,全球碳市场的覆盖范围将进一步扩大,目前包括智利、土耳其以及巴基斯坦在内的14个国家和地区,正在探索建立碳市场的可能,以及如何将碳市场与其现有的气候政策进行结合,而已在成熟运行的碳市场,会根据其气候目标进一步收紧总量设定,并扩大行业覆盖范围,完善市场设计。

“抵消机制也将成为全球范围内,各国家实现其气候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将成为全球碳市场的发展亮点”,张建宇说,长期来看,探索如何进行各地区碳市场的链接,是在全球更大范围促进低成本减排,以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方向。(阮煜琳)

标签: 国际碳价 如何形成 全球碳市场 覆盖范围 进一步扩大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