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日前公布的9月份FOMC会议纪要透露诸多政策信号,首次明确讨论Taper(缩减QE)路线,但在加息问题上仍存在一定分歧。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赵雪情认为,市场预期美联储明年第三季度加息。
美联储Taper路线基本明确,预计2022年年中结束。随着经济与就业市场修复,通胀水平抬升,美联储年内Taper基本取得共识。在通胀方面,认定其已达到或很快接近Taper标准;在就业方面,认为虽然其未达到“进一步实质性进展”,但基本符合预期并向好发展。11月4日美联储FOMC会议将针对Taper作出决定,最早在11月或12月中旬正式缩减QE。根据纪要,美联储Taper路径或将每月缩减150亿美元资产购买,包括100亿美元美国国债和50亿美元机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按照这一节奏,预计2022年年中美联储将逐步结束缩减购债过程。吸取2013年经验教训,美联储将加强市场沟通,提前披露相关计划,降低对市场的负面冲击。对于Taper具体节奏,部分委员支持更快缩减购债步伐。但是,部分委员指出缩减购债要基于结果标准,如果经济金融形势与预期截然不同,可能放缓Taper进程。
加息讨论存在分歧,但市场押注加息进程或将提前。美联储FOMC会议纪要再次明确加息与Taper标准门槛不同,需要更加严格的条件,启动Taper并不意味着即将加息。在加息问题上,美联储内部存在显著分歧。一部分委员认为经济远未达到充分就业状态,未来通胀水平可能持续下行,利率应继续保持接近零水平。另一部分委员指出,2022年年底之前,美国就业与通胀走势将满足利率指引条件。9月,美国通胀水平连续第16个月上涨,CPI和核心CPI分别同比增长5.4%和4%,能源与工资价格上涨正在向制造、服务等领域传导,“暂时性通胀”论断受到质疑。投资者普遍担心通胀居高不下将迫使美联储提前采取行动。联邦基金利率期货中隐含的利率显示,市场预期美联储加息概率不断上升,2022年9月加息概率高达90%。
金融脆弱性加剧,市场校准波动近在眼前。最新一期《全球金融稳定报告》警告,全球金融领域脆弱性不断增强,风险敞口日趋暴露。未来一段时期,美联储引领全球货币政策收紧,这一过程可能如履薄冰、步步惊心。一是经济复苏的可持续性存在疑问。尽管2021年美国经济加速修复,但增长动能正在逐步减弱。金融条件收紧,债务压力集中,企业破产潮可能滞后爆发。二是遏制通胀与金融维稳面临两难。通胀高企要求央行尽快采取紧缩特别是加息行动,但金融资产价格处于历史高位,股价、房价等将出现大幅度下跌调整,引发金融,甚至经济“失序”落地。三是新兴市场内外部风险之间难以平衡。随着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通胀压力上升,巴西、俄罗斯、智利、墨西哥等央行被迫加息或多次加息。疫情中,新兴市场受到更严重的冲击,并且在疫苗接种、经济修复与政策空间等方面落后于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转向条件可能并未成熟,在防范外部冲击的同时,将对内部发展带来影响。(记者 路虹)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