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于晗

回顾2021年,绿色金融成为我国银行业保险业创新发展的关键词。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环节之一,绿色金融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过去一年,金融监管部门加快完善绿色金融领域的制度框架,绿色金融的发展空间大为拓展。伴随着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全国碳市场”)交易开启,一系列绿色金融政策密集出台,更多社会资金被撬动促进碳减排。在政策红利持续释放的背景下,绿色金融发展被按下“快进键”,驶入了“快车道”。作为绿色金融的重要主体,银行保险机构也加快创新步伐,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与发展业务有机结合,探索可持续发展之路。

政策持续扩容

围绕“双碳”目标,我国政府和监管部门在2021年出台一系列绿色金融配套政策支持低碳经济转型,鼓励资金流入低碳转型领域,绿色金融政策与市场体系得到持续完善。

今年3月,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发布《关于明确碳中和债相关机制的通知》,对我国绿色债券市场碳中和债发行及存续期管理具有极高的指导意义。4月,人民银行完成对《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的修订工作,首次统一了绿色债券相关管理部门对绿色项目的界定标准,相关政策指引体系得到完善。6月,《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价方案》发布,将绿色金融评价结果纳入人民银行金融机构评级等政策和审慎管理工具,确定了绿色金融评价指标。

据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副主任、新闻发言人罗延枫介绍,截至目前,支撑绿色金融体系发展的“五大支柱”已经基本形成,这“五大支柱”包括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强化金融机构监管和信息披露要求、逐步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不断丰富绿色金融产品和市场体系、积极拓展绿色金融国际合作空间。

另据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马骏透露,在G20框架下,可持续金融标准的制定也取得积极进展。

“预计,随着我国‘双碳’目标的持续推进与落实,绿色金融的相关政策、工具等还将持续推进。”兴业研究首席绿色金融分析师钱立华指出。

创新步伐加快

在诸多政策红利持续释放的基础下,我国绿色金融发展已渐入佳境。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我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14.78万亿元,同比增长27.9%,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6.5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增加2.74万亿元。在规模增长的基础上,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包括绿色贷款、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绿色基金、绿色信托、碳金融产品等多层次的绿色金融产品和市场体系。

在绿色债券方面,截至2021年11月,中国境内市场贴标绿色债券累计发行1.67万亿元,存量规模1.07万亿元。其中,碳中和债券尤为亮眼,境内市场碳中和债券累计发行规模已达2512.46亿元,占到2021年前11个月绿色债券发行规模的49.7%。

与此同时,今年7月全国碳市场开启,也进一步激发碳交易的活跃度,截至2021年11月末,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累计成交量为4323.17万吨,累计成交额18.47亿元。

华夏银行行长张健华表示,对于金融机构而言,绿色金融是转型的内在需求。绿色金融不仅是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需要,也成为商业银行开辟未来业务的新蓝海,特别是在“能耗双控”和二氧化碳排放总量限制的新要求下,企业经营发展面临多重约束,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可以使自身的金融服务与企业的需求相契合,实现共赢。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不断推进,银行在绿色信贷、绿色债券领域的投放力度势必会加大。在政策引导下,银行在碳金融等领域的创新步伐预期也将进一步加快。”中国投资协会咨询委产融平台绿创中心副主任郭海飞说。

展望2022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唐建伟表示,预计2022年,货币政策在稳健基调下仍有向松调整空间,将综合利用降准、MLF和OMO等日常操作,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同时有望更多地运用结构性工具,为支持实体经济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提供精准导向,其中既包括支小再贷款、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碳减排支持工具等结构性增量工具,也包括结构性优惠利率、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等结构性价格工具。

在货币政策的持续加持下,金融机构应加快构建和完善绿色金融体系,立足实体经济和企业需求,优化绿色金融资源配置,这就需要提高绿色投放的精准度。银行业等金融机构在对绿色产业、绿色项目、绿色企业进行遴选、评估过程中应提高认识和界定方面的专业性,通过实用可操作的指标、方法和工具更好地评估和防控风险,准确把握产业的结构调整方向。

中国银行研究院分析,按照当前行业发展态势,2022年中国银行业金融创新将首先出现在绿色金融领域,全年绿色信贷规模预计将达到16万亿元左右,绿色债券发行规模增速仍将维持在30%左右。商业银行将进一步提高对碳金融的认识度和重视度,加快碳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积极稳妥推进碳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

标签: 快车道 专稿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