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记者 许予朋
2022年1月17日,人民银行开展7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和1000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分别为2.85%、2.10%,均较前值下降10个基点,打破了连续21个月保持同一水平的“惯性”。
虽然此前市场上普遍认为存在“降息”的可能性,但本次MLF利率下调10个基点的步幅依然超出市场预期。这背后释放出哪些信号?
MLF量增价降
提振市场信心
从“量”上看,本月MLF为超量续做。2022年1月,人民银行公开市场操作有5000亿元MLF到期,此次MLF操作超额2000亿元;同时逆回购操作量由每日100亿元加量到每日1000亿元。
专家普遍表示,MLF超量续做有助于平滑春节前的流动性。植信投资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运金表示,1月是全年信贷投放的峰值,跨年资金需求也相对较大;1月是缴税大月,政府债券发行提速也将占用部分银行资金,因此市场具有较大的资金需求。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高级分析师冯琳分析指出,与2021年春节前相比,2021年12月15日人民银行增加了全面降准安排,预计2022年春节前市场资金面波动性将比2021年同期有显著回落。这意味着2022年春节前再现短期“钱荒”的可能性不大。
从“价”上看,MLF和7天逆回购利率双双下行10个基点,超出市场预期。对此,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分析指出,目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近两个月的金融数据反映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偏弱;此外,美联储加息可能节奏提前、力度加大,这都是促成本次“降息”的原因。
自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稳增长并要求宏观政策提前发力之后,“降不降息”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招商证券宏观团队指出,2021年12月15日至2022年1月17日,人民银行每日开展7天逆回购操作,利率锚定2.20%,并未发生变化。其间,人民银行还重启14天逆回购操作,但利率却维持在2.35%,可见短期政策利率并未调降。因此,每月中旬公布的MLF报价,即成为观测中期政策利率取向的窗口。此次调降MLF与7天逆回购利率,释放出了“宽松”信号。
在目前的宏观经济形势下,“信心比黄金更重要”。招商证券宏观团队进一步提出,强化市场预期或是此次“降息”的重要考虑。当前经济暴露出的“预期弱”问题,在三大挑战中最为棘手。“预期弱”将削弱企业经营意愿,导致更大范围就业问题的产生,最终对“稳增长”产生不利影响。鉴于“降息”具有强烈的信号指示意义,人民银行选择节前调降MLF利率,可能更多是从提振企业预期、稳定就业角度来考虑的。
LPR存下调可能
大幅宽松空间不大
MLF利率降了,以MLF为“锚”的LPR是否将跟着发生变化?对此,专家普遍认为新一期LPR下调可期。
王青指出,整体上看,1月MLF利率下调,将带动LPR报价跟进下调,明显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并释放货币政策靠前发力信号,而房地产市场下行压力也会有所缓解。同时,王青预计,在“降息”带动下,接下来信贷、社融及M2增速整体上将进入一个较快上行阶段,宽信用进程将明显加速。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目前我国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8.4%,仍有调降空间。未来一段时间,应适当下调存款准备金率,LPR也应进一步下行。这将有助于稳定市场信心和预期,激发市场主体需求,进而推动经济和社会稳步恢复。
不过,周茂华强调,目前国内经济发展不平衡,结构性问题突出,外部金融环境趋势收紧,客观要求货币政策提升精准质效。预计人民银行将继续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信贷总量适度增长,同时更注重结构工具调整。
王运金表示,2021年前三季度企业贷款加权平均成本仅下降2个基点,预计四季度融资成本也难以出现较大降幅,此次两项政策利率下调,可以进一步推动报价银行下调LPR利率约10个基点,降低社会融资成本。不过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通胀预期总体上行、主要发达国家加息预期持续增强的内外部复杂情况下,2022年货币政策不存在大幅宽松的条件和操作空间,但仍会保持灵活适度,维持偏松操作,加大跨周期调节和逆周期调节相结合的力度,助力稳增长目标的实现。
标签: 基点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