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记者 许予朋

2022年1月20日,人民银行提前15分钟公布新一期LPR,1年期、5年期以上LPR实现“双降”。

根据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当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1年期LPR由3.80%下调至3.70%;5年期以上LPR由4.65%降至4.60%,此前后者已连续20个月维持不变。

分析人士普遍指出,一方面,1年期LPR持续下降将有助于提振企业信心;另一方面,5年期以上LPR下行有助于提振住房消费需求。

传递“稳增长”信号

实际上,在本期LPR公布以前,市场上关于“降息”的预期早已趋于明朗。

2022年1月17日,人民银行开展7000亿元MLF操作和1000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分别为2.85%、2.10%,均较前值下降10个基点,打破了连续21个月保持同一水平的“惯性”。专家普遍预计,此次两项政策利率下调,可以进一步推动报价银行下调LPR约10个基点,降低社会融资成本。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提出“把货币政策工具箱开得再大一些,保持总量稳定,避免信贷塌方”,同时强调“LPR会及时充分反映市场利率变化,引导企业贷款利率下行,有力推动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进一步释放总量发力信号。

“在年初便下调政策利率,引导LPR报价下降,是货币政策主动作为、靠前发力的体现。”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分析指出,LPR的下降会传导至企业的贷款利率,降低信贷融资成本。同时,政策利率下行也有助于引导债券收益率下降,进一步促进企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

秦农银行首席研究员、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董希淼向《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介绍,本月LPR非对称下降,具有三个方面的积极意义:第一,进一步传递出稳增长的信号。“信心比黄金更重要”,近期货币政策持续调整产生叠加效应,有助于恢复市场主体对未来的预期和信心,激发市场投资需求。第二,引导金融机构降低市场主体信贷成本。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双双下降,新增的短期和中长期贷款利率都有望进一步下行,直接利好实体企业。第三,有助于更好防范金融风险。2021年11月和12月,银行信贷投放增速有所下降,2022年1月“开门红”情况并不理想,部分银行甚至出现“资产荒”。如果信贷萎缩的局面得不到扭转,银行体系的风险也将加大。

对存量房贷影响有限

值得关注的是,作为房贷利率基准锚的5年期以上LPR,本月“罕见”下调5个基点。对此,贝壳研究院首席市场分析师许小乐解读,居民住房按揭贷款成本降低,将有助于提高居民购买力,在释放住房消费的同时,也将带动其他生活消费。

贝壳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2022年1月,103个重点城市平均房贷利率和放款周期已恢复到2021年年中的合理水平,其中59城房贷主流利率环比下调。放款周期方面,64个城市放款周期较上个月缩短,4个一线城市银行放款均加快。

不过在利好增量房贷的同时,董希淼指出,由于多数存量贷款重定价日为每年1月1日,本月5年期以上LPR下降对存量个人住房贷款的影响相对有限。

此外,多位专家强调,5年期以上LPR并未与MLF利率等幅下调10个基点,而是下降了5个基点,这体现了维护房地产业等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的要求。

“房地产政策是托底而非刺激,在稳字当头的基调下,一方面要坚决遏制房地产投机炒作行为,另一方面不能损及合理融资与购房居住需求。同时,各地需因地制宜,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长效机制,以满足多层次住房需求。”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表示。

未来仍有降准空间

展望未来,专家普遍表示,下一阶段,我国货币政策会更加主动有为,注重靠前发力。

温彬指出,一方面,考虑到当前我国经济面临“三重压力”,货币政策将继续加大力度支持稳增长。近日,人民银行在2021年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降准空间变小了但仍然还有一定的空间,会根据经济金融运行情况以及宏观调控的需要使用,说明未来仍会出现降准可能。另一方面,将继续通过公开市场操作、MLF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组合,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

董希淼认为,目前,我国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8.4%,降准仍有一定空间;政策利率、市场利率也有继续下行的可能。不过最重要的还是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使流动性更高效、更精准地注入实体经济,从“宽货币”转向“宽信用”。

周茂华表示,考虑到目前我国经济面临供给与需求两端冲击,在政策层面,更需要金融、财政、产业等多方配合,提升支持政策的效率。

标签: 双降 开年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