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记者 杜肖锦
9月17日,三门峡农商行挂牌开业。河南省人民政府官网显示,该行注册资本10.81亿元,资产总额146.06亿元,负债总额134.61亿元,各项存款122.84亿元,各项贷款56.71亿元。
多地拟组建地市级农商行
(相关资料图)
《中国银行保险报》梳理发现,三门峡农商行的筹划建立最早可追溯至2018年,经过三门峡市政府3年的研究谋划,2021年3月,整合位于城区的湖滨农商行、陕州农商行,全面启动组建三门峡农商行工作。在清产核资、募集股金、指标达标等之后,三门峡农商行于2022年5月正式获批筹建。
今年以来,已有多地明确提出,拟组建地市级统一法人农商行。
7月,四川乐山农商行发布公告称,该行董事会于8月4日召开年度股东大会,审议乐山农商行拟吸收合并四川犍为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井研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等7家农信机构,以及成立乐山市市级农村商业银行筹建工作实施小组等议案。8月23日,上述8家农信机构联合发布关于吸收合并事项通知债权人的公告,表示清产核资后的全部有效财产、债权、债务、业务、网点、员工以及其他各项合法权利与义务等均由乐山农商行依法承继和承接。此次吸收合并尚需取得相关监管机构的核准。
9月2日,云南银保监局公开的两份有关市级农商行筹建批复显示,同意筹建迪庆农商行和怒江农商行。
值得注意的是,云南省内6家农信机构参与了这两家农商行的发起设立。迪庆农商行由大理农商行、弥勒农商行、寻甸农商行作为主要发起人投资设立、参股;怒江农商行则由昆明官渡农商行、宾川农商行、鹤庆农商行作为主要发起人投资设立、参股。
“抱团取暖”实现规模效应
近年来,随着中小银行改革化险进程加快,“抱团取暖”成为农信机构化解风险、夯实资本、实现规模效应的方式。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此前接受《中国银行保险报》专访时表示,为提升农信机构规模效应和抗风险能力,可以鼓励东北和中西部地区规模较小的农信机构在市场化基础上进行重组合并,并适当组建市级农商行。
在上一轮整合中,四川、江苏等省份在重组合并农信社方面进行了积极尝试,绵阳农商行、徐州农商行、榆林农商行等一批市级农商行相继成立。徐州农商行披露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月末,该行资产总额854亿元,各项存款763亿元,各项贷款520亿元,下辖162个营业网点、干部员工1800余人,是徐州市区规模最大、人员最多、服务覆盖面最广的金融机构。
地方农商行、农信社合并重组是农信机构改革的方向之一,通过以优并差,能促进风险化解、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银保监会曾强调,要持续深化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坚持政府牵头,坚持互联互通、融合发展,充分融入现有区域内信用信息平台,坚持与乡村治理深度融合,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坚持做好风险防范。
董希淼同时表示,在不断加快农信机构改革深化的过程中,合并重组不是“一招鲜”,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要对症下药。各地要因地制宜,因事、因时、因机构而变,“一行一策”,不搞“一刀切”,防止产生新的风险。
标签: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