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本报记者 仇兆燕
“2022年8月,北京金融法院受理某财富投资管理公司申请执行某控股集团公司等营业信托纠纷系列案,申请执行标的金额达到72亿元。”北京金融法院执行局法官刘辉介绍,该系列案的被执行人为国内知名的房产、金融领域的大型民营企业,申请执行人是一家财富投资管理公司,代表着万余名投资者的权益,案件重大且敏感。
在经各方当事人同意后,北京金融法院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室在执行中邀请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专家委员会专家介入,向案件各方当事人、工商联、金融监管部门等详细了解被执行人的资产负债情况,并详细分析了被执行人的债务化解方案。营商环境专家对被执行企业的自救能力作出综合分析判断,认为被执行人仍拥有优质的不动产及大量金融资产,属于“有挽救价值的民营企业”,可以充分发挥市场调节机制作用,促使被执行人通过加速资产处置等方式实现自救。同时,由被执行人自主有序处置资产偿债,也避免了司法处置在大规模投资人群体中引起恐慌,诱发不稳定的社会风险。
这是北京金融法院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室协调解决纠纷的具体案例之一。
2023年1月9日,在北京金融法院举办的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室座谈会上,《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获悉,截至目前,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室工作机制处理案件41件,结案标的达223亿余元。在充分保障申请人合法权益的同时,保证了民营医院、光伏电力公司、文旅公司等一批被执行企业的持续运营,实现了“多赢”效果。
2022年7月7日,北京金融法院与北京市工商联及所属商会携手成立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室,守正创新“金融执行一二三”服务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模式。
这一工作室是如何发挥其工作机制的?北京金融法院执行局局长雷运龙介绍,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室紧紧围绕市场主体的多元司法需求,发挥工商联联系社会各界的资源优势和营商环境专家的专业优势,在营商环境专家对被执行企业特别是专精特新企业的资源优势、发展潜力充分论证的基础上,针对双方的诉求,以修复和重建双方受损的信用关系为着力点,提出“一揽子”矛盾纠纷解决方案;为有需求的被执行企业引进优质战略投融资资源提供空间和时间,帮助有价值的企业主体纾危解困;加大提醒监督力度,确保被执行企业严格落实方案,逐步提升被执行企业的信用,努力实现债权人合法权益最大化,被执行企业保持平稳、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效果。
雷运龙表示,下一步,北京金融法院将总结前期经验,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室工作机制,积极协调解决中小企业面临的抽贷、断贷、续贷、贷款难、贷款贵等问题,将加大对因疫情等原因造成暂时经营困难的优质企业的扶持精度和帮扶力度;积极联系大型国有银行、信托、资管、基金等机构,深入开展面向中小企业的纾困解难工作,对具有挽救价值的中小微企业尤其是专精特新企业,致力于通过推动企业重组、债务重整、投资资源引入、资产优化处置等,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使企业获得再生。
标签: 北京金融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