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记者 李林鸾
日前,在处理瑞士信贷银行危机的过程中,瑞信价值约160亿瑞士法郎(约合172亿美元)的额外一级资本(以下简称“AT1”)债券被完全减记清零而变得“一文不值”,引发市场高度关注。有观点认为,瑞士金融市场监管局这一决定严重打击了投资者信心,这可能引发近3000亿美元的AT1债券市场动荡。3月20日,多家银行的AT1债券出现暴跌。
警惕在处置风险过程中引发次生风险,这是一条符合经济学原理和金融市场实践的警示。从金融市场实践看,宏观领域的风险传染和扩散是比较常见的现象,因为金融市场具有脆弱性、敏感性和外部性。
2020年3月,美元流动性的突然收缩导致股债汇市场集体下跌,引致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剧烈震荡,宏观政策在处置其中某一个市场风险的同时,很可能引发另一个市场的风险恶化。今年以来,欧美主要经济体在金融领域出台的一系列举措及产生的后果,亦充分反映了这些特点。机构之间债务相互关联,很容易形成连锁反应,机构与金融市场之间也存在此类问题,因此防范次生风险很重要。
不可否认,存量风险暴露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处置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风险外溢,而一旦风险外溢没有得到很好控制,就可能会引发次生风险。需要强调的是,化解金融风险是“排雷”,不是“爆雷”。如何在存量风险处置过程中控制风险的外溢,尽可能减少对整个金融市场体系的影响,需要在具体工作中统筹把握。这要求监管当局在处置金融风险过程中要提高认识,统筹兼顾,协调各方面,做好预案,尽可能在最低成本处置现有风险的同时避免风险外溢,引发次生金融风险。
对此,一方面要注重政策搭配,财政政策、货币政策、金融监管政策、结构性政策等之间,只有统筹做好分工协同,才能避免全局意义上的“米德冲突”。另一方面更要关注风险核心,只有精准定位风险源头,才能在动荡的过程中最终实现治标治本。此外,做好市场的预期引导也十分重要。政策和市场唯有充分沟通,才能最大可能避免超预期动荡和额外风险的形成。
标签: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