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记者 许予朋】3月31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2022年末中国外债数据。截至2022年末,我国全口径(含本外币)外债余额为170825亿元人民币(等值24528亿美元)。2022年末,我国外债负债率为13.6%,债务率为66%,偿债率为10.5%,短期外债与外汇储备比例为42.8%,上述指标均在国际公认的安全线以内,我国外债风险总体可控。

从期限结构看,我国外债中,中长期外债余额为77641亿元人民币(等值11148亿美元),占45%;短期外债余额为93184亿元人民币(等值13380亿美元),占55%。短期外债余额中,与贸易有关的信贷占38%。

从机构部门看,广义政府外债余额为30385亿元人民币(等值4363亿美元),占18%;中央银行外债余额为5673亿元人民币(等值815亿美元),占3%;银行外债余额为70367亿元人民币(等值10104亿美元),占41%;其他部门(含关联公司间贷款)外债余额为64400亿元人民币(等值9247亿美元),占38%。

从币种结构看,本币外债余额为76280亿元人民币(等值10953亿美元),占45%;外币外债余额(含SDR分配)为94545亿元人民币(等值13575亿美元),占55%。在外币登记外债余额中,美元债务占85%,欧元债务占7%,港币债务占4%,日元债务占1%,特别提款权和其他外币外债合计占比为3%。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在解读我国当前外债形势时指出,2022年以来,受美联储加息、全球通胀高位运行以及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我国外债规模有所下降。截至2022年末,我国全口径外债余额较2021年末减少2938亿美元,降幅10.7%。其中,汇率折算因素造成外债余额下降1046亿美元,对外债余额下降贡献度为36%。随着我国疫情防控较快平稳转段,经济运行企稳回升,2022年四季度外债降幅较2022年二、三季度大幅收窄。

近期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的《2022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指出,当前,我国外债结构持续优化。一方面,2022年末,我国人民币外债余额为11147亿美元,较2016年末增长5649亿美元,对同期外债增长的贡献率为59%;人民币外债占比为 45%,上升11个百分点,外债币种结构持续优化。人民币外债还本付息不存在币种错配和货币兑换问题,占比上升有效降低了我国外债的汇率风险,有序推进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另一方面,中长期外债主导增长,外债期限结构也在持续优化。外债期限错配风险及债务偿付的流动性风险显著降低。

展望2023年,王春英表示,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随着我国经济运行持续整体好转,外债规模保持基本稳定的基础依然牢固。下一步,国家外汇管理局将继续推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标签: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