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新旧准则切换下利润大幅增长,偿付能力环比小幅波动但仍较为充足。上市险企1Q23新准则下净利润均呈现大幅增长,系新金融工具准则下FVTPL浮盈增加导致资产端弹性提升,与准备金折现率可采用OCI选择权导致负债端弹性减弱共同影响,新旧准则切换下一季度净资产也实现较快增长。今年一季度偿付能力充足率水平环比小幅波动,但仍显著高于监管要求,偿付能力可观。

人身险:NBV实现正增长,队伍规模企稳且产能显著提升。1)产品层面:今年一季度保费表现为前低后高,1月受疫情冲击,代理人与客户均大幅减少社交频次,叠加春节因素,新单表现较为疲软,但步入2月以来,部分险企推动开门红“二次冲刺”,经济恢复推动消费需求逐步改善,新单增速较为强劲,其中个险和银保渠道均有较好表现。2)队伍层面:国寿队伍规模已企稳,平安仍在持续探底,太保关注核心队伍发展;此外,我们观察到队伍产能提升成效显著,认为规模触底后的质态提升值得期待。3)价值层面:NBV摆脱颓势实现正增长,超出市场年初预期;差异化银保策略导致NBVM分化,其中平安有所下滑而太保优化业务品质推动提升。


(资料图片)

财产险:保费增速稳健,COR小幅改善。车险保费同比增速6%+,其中人保的车险业务增速高于行业平均水平(6.2%),CR3也稳定在68.9%,我们预计去年二季度的低基数效应有望推动汽车销量与车险保费进一步提升。非车险增长动能较为分化,但占比大多稳中有升,从人保数据来看,保证险、农险、意健险为增长的主要动能。成本端来看,人保、太保COR同比改善,保证险拖累平安赔付水平。

投资端:市场回暖推动TII上行,NII小幅下降。2023年资本市场表现较好,推动险企TII同比有所抬升,一定程度上缓解利差损风险;长端利率震荡中微增,考验险企固收资产配置节奏,且非标资产供给降低也带来一定的再配置压力,NII小幅下降。

未来展望:多重因素同步催化。1)消费需求回暖:疫情管控放开,结合海外经验观察得放开3个月后的保费复苏节奏明显,可选消费需求回升。2)政策催化:监管调研人身险评估利率,指引定价利率降至3.0%,我们对行业未来发展的判断为“短多中稍空长多”,即短期炒停售催化,中期纵向竞争力减弱但横向竞争力仍在,长期利差损风险降低。3)渠道改革进入下半场:个险从量稳到质增,未来在把握入口端+精细化经营上持续发力;银保重要性提升,下一步关注结构优化提升渠道价值。4)低估值低仓位机遇:估值处近五年24%-62%分位数区间,基本面好转应享受估值溢价;1Q23公募重仓股边际减配,系对居民生活节奏恢复的过度悲观,我们认为应把握现阶段板块的配置机遇。

核心观点

1)寿险负债转型仍在推进,规模下滑幅度边际减弱,产能提升成效显著,我们认为应持续关注在稳定规模下的产能爬坡,以及保障意识激活后的需求释放;2)车险量质齐升逻辑夯实,非车险增长动能强劲、空间广阔,重申财险配置机遇;3)投资端来看,权益市场展望乐观,长端利率中枢震荡上移,评估利率调研也有望缓解利差损风险。板块处历史低估值区间,维持行业看好评级,重视板块配置机遇。

建议关注康养产业初显成效,“长航合伙人”打造优质代理人队伍的中国太保(601601,未评级),推荐坚定寿险改革,将综合金融与医疗健康协同深化的中国平安(601318,买入),财险增长逻辑夯实,市占率提升与COR改善的龙头财险公司中国财险(02328,买入),以及银保渠道表现亮眼,投资实力获市场认可的阳光保险(06963,买入)。

风险提示

新单销售不及预期,长端利率持续下行,权益市场大幅波动,股权投资计提减值风险,政策风险。

标签: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