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6月5日电(记者 刘锡菊)日前,哈尔滨市正式印发《哈尔滨市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计划从完善政策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工程、培育智能建造产业、创新监管服务、推动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培育专业人才六大方面,发挥政府在顶层设计、规划布局、政策制定等方面的引导作用,强化企业市场主体地位,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以发展新型建筑工业化为载体,以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为动力,充分发挥智能建造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加大智能建造技术在工程建设各环节应用,实现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建筑业工业化、信息化、绿色化、产业化转型升级。

去年1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通知,选取哈尔滨市等24个城市开展首批智能建造试点,试点期3年。作为黑龙江省唯一入选城市,哈尔滨市将将体现省会担当,紧跟国家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步伐,以现代新型建造技术为引领,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实现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提出,哈尔滨市将以智能建造试点为契机,提升BIM、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水平,建立并完善智能建造标准体系与评价体系,形成针对项目、企业、产业不同层面的智能建造服务应用体系。促进建筑产业互联网、数字一体化设计、建筑机器人及智能装备、部品部件智能生产线发展和智能施工管理,提高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在工程建设全过程中的应用能力和水平,培养一批智能建造领军企业和领军人才,全面提升智能建造水平,推动我市建筑业向工业化、信息化、绿色化、产业化转型升级。

计划到2025年末,形成较为完备的智能建造政策体系和产业体系,全市工程项目智能建造技术应用显著提高,建筑业企业有序进行智能化升级。基本实现基于BIM技术标准的工程全生命周期信息传递和共享,形成基于BIM技术的新型政府监管方式,建立与智能建造相适应的工程标准和造价管理体系;构建行之有效的智能建造技术、管理人员及产业工人培养模式;初步形成以装配式产业、超低能耗产业、建筑机器人产业为基础的智能建造产业集群。全市建筑业企业科技化水平明显提升,培育3家以上具有较强智能建造技术应用及成果转化能力的龙头企业,智能建造试点项目10个以上,在冰雪景观项目中全面推行智能建造技术。

到2035年末,力争全市建筑业企业完成科技转型,形成在东北地区领先的智能建造产业集群,地区竞争优势明显。建立完备的人才培养和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以技术创新带动地区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工作方案》针对智能建造试点工作,共筹划了六大类17项具体任务,涉及政策、产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项目推进、政府监管等不同层面。为保障《工作方案》有效落实,市政府还建立了以市领导为召集人、12个市直部门为成员的市智能建造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从加强组织领导、加快制度建设、加大政策支持、强化宣传推广等方面提供保障措施。按照职责分工,深入研究智能建造试点有关问题,制定相关配套政策措施;认真落实联席会议确定的工作任务和议定事项;要充分发挥联席会议作用,加强沟通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我市智能建造试点工作有效落实。

针对试点工作,哈市计划从以下几方面推进落实:一是强化政策支撑。以《工作方案》为基础,编制智能建造工作计划,明确智能建造内容清单,开展阶段性评估配合产业平台研发、BIM应用、物联网、施工机器人、无人机信息采集等技术,形成适合地方实际的智能建造体系。二是布局试点项目。对全市智能建造产业布局进行有效规划,找准方向,确定我市智能建造产业形态和发展途径。合理选取试点项目,分批次编制智能建造试点项目目录,拓展智能化技术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搭建智能辅助决策平台,推广实施智慧工地技术。三是落实产业基地。推动预制构件、新型保温材料、低碳混凝土等新型建材产业化发展,拉动周边产业智能化转型。通过构建产业基地,实现区域分工、错位发展、相互支撑的上游产业基地布局,并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和产品种类。四是搭建人才平台。充分发挥教育科研优势,筹建智能建造行业专家库。探索智能建造人才培养模式。支持高等院校开设智能建造课程,培养高端智能建造人才;支持组建特色产业学院,为智能建造发展提供应用层面人才保障;支持建设产业工人培育基地,培养建筑业产业工人。五是发挥区域特色。以具有哈尔滨地域特色、符合高寒地区实际的冰雪景观建筑、超低能耗建筑及装配式建筑为主攻方向,应用建筑产业平台研发、3D打印、5G、施工机器人、物联网等新技术,充分体现我市冰雪建筑特点,展现智能建造优势,形成适合地方实际的智能建造体系。(完)

标签: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