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酱油、醋、纸巾、瓜子、速冻食品等纷纷宣布涨价之后,老百姓最爱的“涪陵榨菜”也挺不住了!
提价早有端倪
昨日晚间,有着“榨茅”之称的涪陵榨菜公告称,基于成本的上升,对部分产品出厂价格进行调整,各品类上调幅度为 3%-19%不等,价格执行于11月12日17:00开始实施。
此消息一出,引起网友热议。甚至有网友调侃道:以前没钱吃榨菜,现在没钱吃榨菜!
不过,对于涪陵榨菜的涨价,消费者不会感到太意外,公司提价举措早有端倪。
一方面是,涪陵榨菜涨价已经成为一种常态。据悉,自2008年—2108年间,涪陵榨菜十年间已经提价累计达12次,其旗下70克包装的乌江榨菜已从2008年的5元上涨到至现在的3元一袋。
另一方面,是业绩持续承压。事实上,早在此前半年报投资者交流会上,涪陵榨菜就透露,上半年原料总体上涨了20%-30%,原料价格的变化自然会对下半年的毛利产生影响。
而近期发布的三季报也显示,涪陵榨菜受原材料成本的上涨等因素的影响,公司的业绩下滑交为明显。根据三季报和半年报数据,涪陵榨菜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6.97%和17.92%。不过彼时,公司并未明确表示实行提价。
但近期多家食品龙头纷纷发布了涨价函,包括洽洽食品、海天调味品、帝欧家居、东鹏瓷砖、好丽友等,甚至还有安琪酵母在短短一个多月内两次提价。
在“柴米油盐酱醋茶”等企业组团发布涨价公告后,涪陵榨菜也终于扛不住了,也发布了提价公告。
为何消费品会集体提价?
而近期的大众消费品纷纷宣布提价,不少品牌的油、盐的涨价已经是在执行。在谈及调价原因时,不少企业都提到了原材料、人工、能源、运输等方面成本上行。
在此背景下,不少调味品上市公司三季报利润不佳。数据显示,2021年前三季度,加加食品、天味食品、中炬高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98.67%、74.96%、45.09%。
而本轮的大众消费品的涨价或与PPI大幅上行有关。数据显示,9 月 PPI 同比创下历史新高达到 10.7%,CPI同比增长0.7%,PPI/CPI出现了较大的剪刀差。
在大宗商品大幅上涨的带动下,生产端原材料出现了大幅上扬,企业的利润承压。那么企业为确保正常经营的运作和利润的增加,最终只能通过提价来将成本传导至消费者,这种受到原材料价格上涨引发的涨价趋势是当前整个市场最常见的事情。
据悉,从2006年起,我国共出现了4次PPI的大幅上涨,也带动了食品饮料行业出现了4次涨价潮。其中,第三次涨价潮与本轮最为相似,均是由PPI向CPI传导。
事实上,年初以来,PPI向CPI的传导就开始了。剔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剔除猪肉价格后的CPI、非食品价格走势,均与PPI高度同步。
此前,多数人认为PPI上涨是短期的,并且向CPI传导有限,但实际情况是上涨的时间在明显拉长,主要影响因素已经由需求侧转向供给侧。
而目前市场上在售的消费品出产日期大多数在几个月前,因此出厂提价尚未传导至消费者层面来。对于终端消费者而言,目前的影响并不大。
业绩承压,股价跌跌不休
值得一提的是,涪陵榨菜的股价一直“跌跌不休”。自去年9月创下历史新高以来,公司股价持续下跌,一度见低25.16元,区间最大跌幅超过50%,市值最高蒸发超过260亿。
事实上,近几年涪陵榨菜的业绩疲态也早已显现。数据显示,2017-2019年,涪陵榨菜营收增速分别为35.64%、25.92%、3.93%;净利润增速整体同样呈下降趋势,从2016年的63.46%下降到2020年的28.42%。
今年以来,涪陵榨菜的业绩下滑态势加快。今年二季度,公司实现单季度营业收入同比跌10.78%至6.38亿元,同期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跌27.57%至1.73亿元。
这是公司自2020年以来首次单季度业绩下滑。
2021年第三季度业绩跌幅加大,当期实现单季度营收6.09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1.27亿元,较上年同期下滑39.07%。
与此同时,公司的毛利率也在不断的走低。2021年前三个季度,该公司实现单季度毛利率分别是60.07%、59.49%、57.05%。
此次提价虽然对于涪陵榨菜可以缓解部分成本上涨的压力,提升利润有一定的帮助,但是也都只是短期的刺激作用。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本轮大众品提价是由成本驱动的,但是需求端尚未完全恢复,只是因为和去年疫情期间相比显得数据比较强劲而已。而目前在疫情反复的冲击下,消费的需求又是各类需求里面相对较弱的。
加之榨菜并不是居民的生活必需品,且行业的壁垒并不高,提价未必能使消费者买账,而未来榨菜成本可能还会持续上涨。年年都在涨价的涪陵榨菜,本身在消费端就表现不利,如今涪陵榨菜想要靠提价扭转乾坤恐怕很难实现。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