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满仓中石油。”十年之后,这句魔改词依然在A股市场传唱。曾经有多辉煌,如今就有多落寞,中国石油的股价可以说是这句话的真实写照。提起中石油,自然也离不开另外两桶油——中石化、中海油。
11月14日,中国海洋石油港交所公告称,公司已就人民币股份发行向中国证监会提交包括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招股说明书在内的申请材料,并于近日收到中国证监会对公司提交的A股发行申请出具的受理单。
中海油发布的公告,说明公司A股上市的步伐正在稳步迈进,也意味着不久之后“三桶油”或将齐聚A股。
又现超大IPO,中海油拟募资350亿元
此前在9月26日,中海油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拟申请A股发行上市,拟公开发行不超过26亿股人民币股份,募集资金不超过350亿元人民币,拟用于包括国内外多个油气田开发项目。虽不及当年中石油668亿元的超大IPO,但其规模在A股历史上也排名第九位,仅次于中国平安。
自去年底以来,中海油遭受到美国的接连制裁,海外融资渠道或多或少受到了影响。近年来,原本在美股、港股上市的多家中字头国企都回归A股,中海油也早已“跃跃欲试”。
事实上,早在8月19日的中海油2021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公司就已表示,作为红筹股,如果有政策条件,将努力实现回A计划。不久之后,中国证监会于9月17日出台《关于扩大红筹企业在境内上市试点范围的公告》,支持优质红筹企业在境内资本市场发行证券上市。随着政策逐步放开和资本市场包容性增强,中海油回A之路得以正式启程。
中海油表示,此次回A将使中海油在维持其国际发展战略的同时,能通过股权融资进入中国资本市场并完善资本架构,有助于提升公司企业形象、更好地满足公司资本支出的需求、拓宽融资渠道、改善公司的资本结构。
中海油能否复刻“万亿神话”?
2007年11月5日,是中国石油在A股市场的高光时刻,是起点,同样也是至高点。上市第一天,中国石油股价收报43.96元,全日涨幅163.23%,全天成交700亿元,相当于沪市当日总成交额的44.5%。收盘时公司总市值高达71181亿元,不少老股民都对当时“万亿美元中石油”的盛况记忆犹新。
国际油价回升的大背景之下,作为并列的“三桶油”之一,中海油此次回A将会有何种表现,也是备受投资者关注的问题。一是关注其能否创造中石油的“万亿神话”,二是关注其股价是否会像中石油一般“一跌不起”,或是成为下一个中国电信。
以目前“三桶油”的港股股价来看,中石油报价3.490港元,中石化报价3.760港元,中海油报价8.140港元。
作为相对指标优于另外“两桶油”的中海油来说,其在二级市场上的表现或许会稍好一些,但程度有限。公司主要会吸引大型机构投资者参与,在新能源、半导体等热门赛道持续火爆的当下,中小投资者或私募机构参与交易的意愿大概率并不强烈,中石油的“万亿神话”也是当年盛况之下的“可遇而不可求”。
作为一个巨无霸,中海油一跌不起的概率其实也不大。目前国内市场的流动性非常充裕,中海油回A上市对大盘资金流向的冲击不会十分明显。同时,中海油募资金额低于中国电信,对于A股市场造成的压力相对较小。叠加国际油价回暖、业绩上涨、红筹股政策利好等因素,“三桶油”中唯一的红筹股中海油选择此时回A,其实是一个最佳时点。
“三桶油”营收齐升,背后问题仍需关注
作为国内与中国石油、中国石化齐名的“三桶油”之一,中海油是中国最大的海上油气生产运营商。得益于国际油价波动回升,几大公司三季度业绩表现也十分不俗。
月前,“三桶油”同期亮出了三季度成绩单。其中,中国石油前三季度主营收入18803.41亿元,同比上升31.85%;归母净利润751.22亿元,同比上升646.44%;中国石化前三季度主营收入20033.5亿元,同比上升29.04%,归母净利润598.92亿元,同比上升154.95%。
中国海洋石油方面,公司前三季度油气销售收入为1586.5亿元,同比增长55.67%;第三季度实现未经审计的油气销售收入约580.3亿元,同比上升63.3%。
总的来看,三桶油收入都有了大幅度提升,尤其是前三季度合并计算后,数字都相当好看,但若是单从第三季度看,会发现净利润出现了下滑。其中,中国石油单季度归母净利润220.86 亿元,同比下降 44.85%;中国石化单季度归母净利润207.39 亿元,同比下降 55.39%。
中海油没有公布单独的数据,但是资本支出也有增加——公告显示,由于工作量同比增加,今年三季度,中海油资本支出达约209.4亿元,同比增加13.8%。
毫无疑问,国际油价的涨势,令“三桶油”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但是油价回暖刺激了国内下游的销售额提高,同时也增加了成本——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已经超过了70%,对于石油企业来说,这是一笔不容小觑的开支。
从三季报中,我们也能够初见端倪:随着国内外市场逐渐融合,国际环境下原油价格的上涨,不一定令石油企业获利良多,但价格向下波动和“不可抗力”因素,则是一定会让企业利润受损。
“三桶油”各签大单,或将开拓新领域
值得注意的是,在近期的第四届进博会上,“三桶油”也纷纷有所表现,纷纷开启双十一海淘模式,签订了多项大单。
中国石油与沙特阿美、西门子能源等33家供应商签署采购协议,总额近155亿美元;中国石化与34家供应商签约,总额415亿美元,涉及11大类、42种产品;中海油也与13家企业签订了合同及协议,总额突破400亿美元。
目前,中国各领域的低碳减排行动均步入快车道,“三桶油”也持续发力,开辟新能源业务,全面深化油气全产业链、绿色低碳产业、先进技术装备等多领域对外合作。
“十四五”期间,中海油在新能源业务(主要为海上风电)的投资规模在5%~10%之间,如果按照一年总投资1000亿元来算的话,每年投资规模在50~100亿元。绿色清洁能源的开发,或许也将助力“三桶油”步入新能源产业链,在A股市场上实现更好的表现。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