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电生理科创板过会,“微创系”分拆上市第4例)

“微创系”再迎新力军。

3月31日举行的科创板上市委2022年第24次审议会议中,上海微创电生理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电生理”)首发申请获通过。

电生理是港股上市公司微创医疗旗下专注于电生理介入诊疗与消融治疗领域的平台,随着电生理顺利过会,将成为“微创系”分拆上市的第4个成功案例。

曾在新三板挂牌

电生理股份成立于2010年,主营业务为研发、生产、经营与心脏电生理介入诊疗有关的各类医疗器械和设备,包括消融导管、诊断导管、三维心脏电生理标测系统等系列产品。

电生理曾于2017年8月15日在新三板挂牌,于2018年11月底摘牌。2021年6月科创板IPO获受理。

业绩方面,电生理尚未盈利。2019年至2021年,电生理营业收入分别为1.17亿元、1.41亿元和1.9亿元;扣非净利润分别为-2514.02万元、-1597.55万元和-2962.59万元。

电生理表示,持续亏损的主要原因系公司产品上市时间相对较短,已上市产品尚未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市场占有率仍较低,产品销售收入尚不能覆盖公司整体的成本费用。公司未来盈利主要取决于现有产品营业收入的增长以及在研产品成功上市后的销售情况。如公司现有产品销售无法实现快速增长或在研产品研发上市进程缓慢,公司可能存在持续亏损的风险。

产品管线上,为满足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需求,电生理已开发了全面涵盖心脏电生理手术的产品布局。目前电生理已围绕Columbus?三维心脏电生理标测系统形成24款已取得产品注册证产品,目前在研产品管线主要拥有6款产品,其中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核心产品包括压力感知磁定位灌注射频消融导管、冷冻消融系统及冷冻消融导管,预计将于2023年进行商业化。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统计数据,2015年-2019年间,在中国心脏电生理器械市场中,以销售收入计算,国产电生理医疗器械市场份额由11.6%持续下降至9.0%;2020年度国产电生理医疗器械市场份额有所回升,达9.6%。未来随着国产厂商在三维电生理手术中的竞争力的进一步增强,国产替代进程的加快,国产厂商的电生理医疗器械市场份额预计将进一步上升。

但相比国际巨头,电生理差距不小。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统计数据,2020年在中国心脏电生理器械市场中,以销售收入计算,电生理占有约2.7%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五,国际行业巨头强生、雅培、美敦力合计占据超过85%的市场份额,电生理的市场占有率与国际行业巨头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本次IPO电生理拟募资10.12亿元,拟用于电生理介入医疗器械研发项目、生产基地建设项目、营销服务体系建设项目、补充营运资金。

微创系再添上市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电生理是港股上市公司微创医疗旗下专注于电生理介入诊疗与消融治疗领域的平台。微创医疗依靠冠脉介入领域起家,目前有心血管介入、骨科医疗器械、心律管理、大动脉及外周介入产品、神经介入、心脏瓣膜、手术机器人、外科医疗器械、辅助生殖等业务板块。

微创医疗被业内称为“创造上市公司的上市公司”。2019年曾分拆心脉医疗(688016)在科创板上市,2021年又分拆心通医疗(2160.HK)和微创机器人(2252.HK)在港交所上市。如电生理成功上市,其将成为“微创系”分拆上市的第4个成功案例。

股权结构上,电生理不存在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持有电生理5%以上股份的主要股东为嘉兴华杰、微创投资、毓衡投资,分别持有41.11%、38.49%、7.32%股份。

招股书显示,电生理曾在商标使用和关联交易上,与微创医疗渊源颇深。

电生理原为微创医疗单独出资设立的下属企业。出于微创医疗对下属企业的标识统一要求,在作为微创医疗下属企业期间,电生理与多个其他微创医疗下属企业均向微创医疗取得商标使用许可,以微创医疗所有的“MicroPort”、“微创”等商标作为统一对外标识使用。微创医疗许可商标的许可使用期限至2021年12月31日届满。

电生理表示,为进一步增强独立性,截至招股书签署日,公司已全面在经营场所、互联网网站、对外宣传材料、产品包装等中启用自有商标作为对外标识。

关联交易方面,报告期内,电生理向微创医疗关联采购金额占同期营业成本的比例分别为16.45%、15.90%和17.17%;电生理向微创医疗的销售金额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1.93%、2.55%和4.01%。

电生理表示,向微创医疗下属企业进行采购,系基于对材料或服务可得性和供应稳定性的考虑,向微创医疗下属企业进行销售,系基于利用其现有销售渠道快速扩大境外销售规模的考虑,均具有商业合理性。报告期内,电生理与微创医疗下属企业的关联交易定价公允,不存在利益输送的情形。

标签: 分拆上市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