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后,随着各国经济逐步恢复,备受打击的车市也开始渐渐回暖。除了印度受到变异病毒导致新一轮疫情的拖累外,纵观今年上半年全球各大主要汽车市场,复苏成为普遍状态,尤其是中国、美国、俄罗斯等市场表现不俗,而巴西还有待进一步恢复。
与此同时,全球范围的车用芯片短缺、原材料价格飙升等因素,导致多家车企一度短暂停工。IHS Markit分析机构估计,今年一季度因芯片短缺导致的汽车减产数量达67.2万辆,二季度减产约130万辆。不少机构对今年的汽车市场持谨慎乐观态度。
【俄罗斯】
“满血复活”暗藏隐忧
总部位于莫斯科的欧洲商业协会汽车制造商委员会(AMC)近日公布统计数据称,今年上半年,俄罗斯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销量同比增长37%,达到87万辆。其中,6月单月销量为15.8万辆,不仅同比增长28.7%,甚至较疫情暴发前的2019年6月也高出9.8%。从销量来看,俄罗斯汽车市场已经“满血复活”。
“当前,俄罗斯车市的表现比预期还要好。政府推迟征收车辆报废回收费,刺激了汽车消费,抑制了汽车价格上涨势头。但第三波疫情来势汹汹,我们希望能设法避免完全封锁。尽管半导体供应紧张、原材料价格上涨,但我们认为2021年俄罗斯汽车销量不会出现下滑。”AMC主席施塔尔策尔说。
AMC近日预测,2021年俄罗斯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销量将达到175.6万辆,同比增长9.8%,今年年初的预测是同比增长2.1%。不过,最近一段时间,俄罗斯疫情持续反弹,莫斯科一度重启封锁。截至7月13日,俄罗斯已累计确诊超过580万例新冠肺炎病例。不少分析人士担心,俄罗斯确诊病例激增可能会影响该国车市的表现。
从品牌表现来看,今年上半年,俄罗斯最受欢迎的汽车品牌依然是拉达,销量为20万辆,同比增长51%。其次是起亚、现代、雷诺、斯柯达、大众、丰田、日产等。在俄罗斯汽车销量排名前十的品牌中,除了日产同比下降2%外,其他均实现两位数增长。需要指出的是,日产在俄罗斯销量下滑,可能更多源于自身因素,在去年发布重组计划后,日产决定聚焦日本、北美和中国市场,并逐步在欧洲、俄罗斯等地进行战略收缩。
再看中国品牌,多个品牌在俄罗斯市场发展势头不错。在今年上半年俄罗斯汽车销量总排行榜上,哈弗和奇瑞分别位列第12位和第13位。其中,哈弗销量为16235辆,同比增长144%;奇瑞销量为15235辆,同比增长428%。紧随其后的是吉利,销量为9371辆,同比增长108%。如果单看6月销量,哈弗以3509辆的成绩位列第10位,这也是哈弗连续4个月跻身俄罗斯车市前10,且该月销量有近1/3来自其明星车型——哈弗F7。
【巴西】
“缺芯”影响回暖势头
作为拉美最大的经济体,巴西车市一直备受关注。巴西汽车经销商联合会(Fenabrave)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6月,巴西乘用车及商用车总销量为18.25万辆,较去年同期的18.86万辆下滑3%;今年上半年,巴西乘用车及商用车总销量为107.4万辆,与去年同期的132.8万辆相比下滑19%。从车企的表现来看,在巴西销量排名靠前的主要有菲亚特、大众、雪佛兰、现代等汽车品牌。
生产方面,根据巴西汽车制造商协会(Anfavea)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巴西汽车产量为114.85万辆,较去年同期的72.9万辆增长57.5%。虽然增幅颇大,但这主要是因为去年同期基数较低,当时疫情导致大量工厂关闭。
今年6月,巴西汽车产量为17万辆,较5月下滑13.4%。对此,Anfavea指出,主要是因为全球芯片短缺影响了车辆电子模块的供应,6月巴西一半的汽车组装厂出现部分或全部停产,停产时间从几天到1个月不等。例如,因芯片短缺,大众集团位于巴西的3家工厂在6月一度停产。现代汽车位于巴西圣保罗的工厂则于7月5日至7月14日暂停生产。Anfavea主席路易斯·卡洛斯·莫拉埃斯表示,芯片短缺问题已经阻碍了巴西车市的复苏。
据了解,巴西汽车销量曾在2012年达到创纪录的380万辆,而后开始下滑,尤其是2015年和2016年巴西遭遇严重的经济衰退,导致车市低迷,2016年销量暴跌至205万辆,之后随着巴西经济复苏,2019年恢复至279万辆,原本有望继续复苏,但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使得其2020年销量降至205.8万辆,退回到2016年的水平。让汽车行业担忧的是,巴西的疫情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至今巴西仍是世界上疫情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糟糕的市场表现使得不少车企决定在巴西减少投资,例如福特于今年年初宣布,其位于巴西的3家汽车组装工厂将在今年年底之前全部关闭,南美洲总部、产品研发和试验场等设施则予以保留。福特近日还宣布,其金融服务部门福特信贷将退出巴西和阿根廷市场。
【印度】
疫情反弹影响复苏
根据印度汽车经销商协会联盟(FADA)的统计数据,今年6月,印度乘用车销量为18.4万辆,同比增长43%。FADA将增长归因于被压抑的需求得到释放、经销店重新开放、去年同期基数较低等因素。印度车市并未完全恢复,毕竟,与2019年同期的20.5万辆相比,今年6月还是出现了10%的下滑。“总的来说,该行业仍未走出困境。”根据FADA的数据,今年1~6月,印度乘用车销量共计129.4万辆,较去年同期的134.3万辆下滑3.6%。
据了解,印度汽车销售在今年一季度本已开始复苏,但随后变异病毒导致第二波疫情暴发,该国不得不再次实施封锁措施。尤其是今年5月,印度很多邦当月大部分时间都处于封锁状态,不少工厂停工,即使是正常开放的汽车经销店,人流量也大幅下降,当月印度乘用车销量仅为8.6万辆,远低于去年同期的23.6万辆。
展望未来,FADA预计,随着疫情开始缓和,特别是印度南部大部分城市逐渐解除封锁以及其他限制,汽车需求会进一步回升,但从长期来看,由于第三波疫情即将到来,且全球范围内的芯片短缺仍在持续,预计今年印度汽车销量仍将低于2019年的水平。
事实上,在全球范围内,印度疫情形势之严峻也是极为罕见的,直接冲击到车市。FADA曾于今年5月指出,与去年第一波疫情相比,今年印度第二波疫情开始从新德里、孟买等大城市,向小城镇和村庄蔓延,而印度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近七成,但公共医疗系统较为落后。因此,FADA预测,汽车销售将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恢复,可能要到两年后才能恢复到2019年的水平。
印度车企马恒达首席执行官阿尼什·沙阿也认为,印度车市可能至少还需要2年时间才能恢复到疫情之前的水平,且疫苗接种缓慢也给复苏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在印度,汽车行业低迷带来的影响很大,该行业直接和间接雇用了3500多万名工人,产出占印度制造业的近一半。
【中国】
整体向好出口翻番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发布的汽车产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56.9万辆和1289.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4.2%和25.6%。乘用车、商用车、新能源汽车等各类别均增长两成以上。
具体来看,今年上半年,中国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984万辆和1000.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6.8%和27%。乘用车四大类别中,轿车、MPV、SUV、交叉型乘用车上半年产销增幅均达到两位数。再看商用车,上半年产销分别完成273万辆和288.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5.7%和20.9%。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增速更令人鼓舞。今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达到120.6万辆,同比增长201.5%,已与2019年全年销量基本持平,其中纯电动汽车超过100万辆,且自主品牌占有较大份额。对此,中汽协副秘书长师建华表示,这与政策推动、市场需求增加、使用环境持续向好和企业产品质量提升等各种因素高度相关,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将持续向好。中汽协预测,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达到240万辆,实现76%的增长。
另外,上半年中国汽车出口也刷新了历史纪录。得益于国际汽车市场恢复、中国品牌竞争力提升、中国品牌多样化的海外市场布局等因素,今年1~6月,中国汽车出口82.8万辆,同比翻倍,其中乘用车为63.1万辆。中汽协预测,今年汽车出口量也有望实现翻倍增长。
不过,如果从单月来看,5月和6月中国汽车产销量均出现下滑。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表示,这与多重因素有关,乘用车主要是受芯片供给不足、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而商用车则与排放标准切换有关。
总体来看,今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工业呈现出好于预期的良好发展态势。不过,陈士华指出,今年下半年,原材料价格上涨、芯片断供风险等因素将继续影响汽车工业的运行。因此,中汽协对下半年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持审慎乐观态度。对于2021年全年,中汽协调整了此前的预期,认为全年汽车销量有望达到2700万辆,实现6.7%的增长。
【美国】
强势复苏供不应求
据美国一家汽车销售跟踪网站的统计,今年上半年,美国主要车企的新车销量合计831.5万辆,较去年同期的650万辆大增28%。
近10多年来,美国车市一直波动不断。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使得美国车市迅速降温,2009年跌入谷底,之后销量逐步回升,直至2015年突破1700万辆,此后5年一直保持在这一水平,2020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使得美国新车销量跌至1470万辆。从今年上半年的成绩来看,美国新车市场已经从疫情中强势复苏。
具体来看,今年上半年,美国主要车企的乘用车新车销量合计696万辆,同比增长32%。除捷豹路虎出现1%的小幅下滑外,其他厂商均为两位数正增长,且多数涨幅颇高。其中,上半年在美国汽车销量超过百万辆的车企有两家,分别是通用汽车和丰田,分别同比增长28%和45%。紧随其后的是福特和Stellantis,销量为87.6万辆和79万辆,分别同比增长14.5%和20%。另外,涨幅较高的还有本田,销量为68万辆,同比增长42%;现代汽车集团销量为65万辆,同比增长47%;马自达销量为15万辆,同比增长47%;宝马集团销量为14.8万辆,同比增长48%。特斯拉上半年在美国的销量也达到11.5万辆,同比增长54.5%。
美国车市的复苏,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疫情防控期间,美国政府发放了大量现金补贴,并出台一系列刺激政策,从而使得车市迅速回暖,销量显著提升。可以想见的是,如果不是芯片短缺,上半年美国汽车销量可能还要更上一层楼。通用汽车、福特、Stellantis等车企一方面欣喜于消费者强劲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承认库存紧张,芯片供应短缺导致生产受限。很多车企还表示,二季度是其产量低谷,汽车生产无法跟上井喷的需求增长。
在需求持续旺盛的情况下,美国车市从买方市场转向卖方市场,车企和经销商削减了折扣力度,甚至加价卖车,例如特斯拉不久前将Model S Plaid版价格上调了1万美元。根据美国艾德蒙兹汽车网站的数据,今年6月,美国新车平均成交价为4.1万美元,同比上涨5%。
【欧洲】
电动汽车销售火爆
今年上半年,欧洲主要汽车市场集体回暖,销量排名靠前的五大市场——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和西班牙均出现两位数增长。
具体来看,今年上半年,德国乘用车新车销量达到139万辆,同比增长15%。单看6月,德国新车注册量为27.4万辆,同比增长25%,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飙升。其中,6月德国纯电动汽车销量为3.34万辆,同比增长312%;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为3.13万辆,同比增长191%。
法国车市表现也不错,上半年新车销量同比增长30%。不过,6月法国汽车销量却同比下滑15%,最主要的原因是去年同期销售基数较高。去年6月,法国政府针对电动汽车出台了额外的激励措施,并针对老旧高排放车型出台置换政策,从而提振了汽车销量。
根据英国汽车制造商协会(SMMT)的统计数据,上半年该国乘用车新车销量为91万辆,同比增长39%,除了柴油车销量下滑两成外,汽油车及混合动力车、电动汽车等各类别车型均出现大幅增长。
至于意大利和西班牙,此前两国的旅游业在疫情中受到很大的打击,随着疫情得到缓解,两国都在积极推动旅游业复苏,汽车租赁公司因此也购置了大量新车准备迎接夏季旅游旺季的到来,此举提振了意大利和西班牙的汽车需求。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意大利新车销量达到88.5万辆,同比增长51%;西班牙新车销量则为45.7万辆,同比增长34%。虽然增幅较大,但两国汽车销量都仍然低于2019年同期水平。从单月来看,西班牙6月销量虽然整体增长17%,但其中面向私人消费者的销量同比下滑两成。
另外,与其他市场一样,欧洲也面临由于芯片短缺导致的供应难题。近日,德国汽车工业协会(VDA)将该国今年汽车产量增长预期由13%下调至3%,并称最近几个月的产量“大大低于预期”。该协会预计,德国今年汽车产量将达到360万辆,较今年年初的预测少了40万辆。西班牙汽车经销商联合会也表示,全球芯片危机导致的汽车供应不足,将在今年下半年继续困扰经销商。
【日本】
疫情拉动豪华车消费
根据日本汽车经销商协会(JADA)和日本全国轻型汽车协会联合会的统计,今年上半年,日本新车销量为246.5万辆,同比增长11.6%。其中,普通乘用车销量为152.2万辆,同比增长8.7%;微型车(排量660cc以下)销量为94.3万辆,同比增长16.7%。
从单月表现来看,日本4月和5月新车销量分别同比增长29.4%和46.3%,而6月同比增幅为5.3%,这主要是因为去年4月和5月疫情最为严重时车市基数较低,再加上芯片短缺的影响在最近一段时间更加突出。
芯片短缺已经导致多家日本车企减产。本田日前表示,由于全球范围内的芯片短缺问题,在已经结束的2020财年(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该公司产量减少了约10万辆。本田还指出,由于芯片供应短缺,预计今年4月至9月将损失更多产量,但公司将从秋季开始逐渐弥补这一产量损失。马自达也表示,预计芯片问题将导致其2021财年(2021年4月至2022年3月)减产10万辆,公司将充分利用现有库存,并努力在今后实现芯片采购的多元化。日产首席执行官内田诚也指出,由于芯片短缺和原材料价格飙升,预计今年约50万辆汽车的生产将受到影响。
除了芯片短缺外,日本国内疫情防控形势并不乐观,多次出现复燃之势。为此,今年4月,日本汽车工业协会宣布,原定于今年秋季举行的2021年东京车展将暂停举办。另外,由于近日东京疫情持续恶化,日本政府日前宣布东京重启“紧急状态”,时间为7月12日至8月22日。这是东京第四次因疫情进入紧急状态,这也意味着东京奥运会将在紧急状态下举行。
不过,疫情却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日本豪华车的销售。受疫情影响,日本富裕阶层无法赴海外旅行,使得日本国内奢侈品、豪华车销量大涨。在全球股价上涨的背景下,日本富裕阶层的购车意愿空前高涨。日本汽车进口商协会的数据显示,今年6月,售价1000万日元(约合6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进口车销量达到3336辆,同比增长61%,法拉利、宾利、宝马、路虎、阿斯顿·马丁等的销量均有不同幅度增长。(张冬梅)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