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日,《“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正式发布,标志着国家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在构建与我国国情民意相适应的养老服务体系方面作了系统的顶层设计。未来,将为统筹布局养老产业、养老金融以及配套服务方面提供战略指引,不断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层次、高品质健康养老需求。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内容和精神,《中国银行保险报》特约专业人士进行解读评析。

□娄飞鹏

《“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指出,我国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一系列新成就,完全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解决好人口老龄化这一重大课题。同时也要看到,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大,老龄化速度快,老年人需求结构正在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老龄事业和养老服务还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建设与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的老龄事业和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凸显,任务更加艰巨繁重。需要大力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有序发展老年人普惠金融服务,让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

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我国人口总数大,“未富先老”“未备先老”的特点明显,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程度比较高的国家之一。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2020年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为1.91亿人,比2010年的1.19亿人约增加7180万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3.5%,比2010年的8.87%提高4.63个百分点。根据联合国的预测数据,我国老年人绝对数、人口老龄化水平在未来较长时期仍然会进一步提高,并且提高的速度相对较快。相比之下,人口因素是一个慢变量,其发展变化不仅表现出较大的惯性,而且对经济社会发展往往具有长期的影响。

在老年人口数量增加、占比提高的同时,随着收入水平提高和预期寿命延长,老年人对包括金融服务在内的各项服务需求明显增加。金融业本身属于服务行业,是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需要充分考虑我国国情,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兜好底线,广泛普惠,扩大普惠型养老服务覆盖面,推动老龄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尤其是考虑到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人均实际收入消费水平,通过认真分析老年人金融服务需求特点,加大金融产品创新。系统推进金融服务适老化改造,强化金融风险管理等,为老年人提供方便可及、价格可负担、质量有保障的普惠金融服务。

首先要全面分析老年人金融服务需求特点。个人的消费需求随着年龄变化而变化,老年人金融服务需求特点鲜明,需要金融机构认真分析。根据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2021年8月发布的调查数据,在居民养老理财投资风险偏好整体较为保守的情况下,随着年龄增长在投资理财中的风险厌恶更加明显。具体表现为60岁及以上人口不能接受本金损失的比例达到47.93%,比18-60岁年龄段人口高出约13-18个百分点不等。与此同时,老年人由于劳动能力、生理机能逐渐减弱,医疗和护理等需求也在上升,支出的不确定性增加,对投资期限灵活性的要求增强。60岁及以上人口在投资理财中偏好灵活存取的比例为41.37%,比18-60岁年龄段人口的占比高出约11-28个百分点不等。

其次要结合老年人金融服务需求特点创新金融产品。目前,在老年人金融服务产品方面,除了一般的金融产品可用于满足老年人金融服务需求外,国内还有专门针对老年人的金融产品。如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等。尽管如此,相对于老年人数量增加,尤其是随着收入水平提高对金融服务需求的增加,现有的金融产品还不能有效满足老年人的金融服务需求。在这种情况下,金融机构还需要积极创新符合老年人特点的支付、储蓄、理财、信托、保险、公募基金等养老金融产品。商业保险机构加快研究开发适合居家护理、社区护理、机构护理等多样化护理需求的产品。开发商业养老保险和适合老年人的健康保险,引导全社会树立全生命周期的保险理念。

再次要系统推进金融服务的适老化改造。在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同时,金融服务数字化转型也在逐步加快,科技手段在金融服务提供中的应用不断增加。这对老年人而言既有便利又存在问题。因而,金融业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要更多站在老年人的角度考虑问题,更有针对性地开展金融服务适老化改造,让更多的老年人分享金融科技带来的红利。一方面,在线下物理网点方面,由于物理网点仍是老年人获得金融服务的主渠道,需要根据老年人的特点从环境改造、硬件设施配置等方面强化适老化改造;另一方面,在线上服务渠道上,对手机银行APP等通过放大字体、简化界面设计等方式来方便老年人使用,助力老年人群体充分体验科技智能带来的便利。

最后要强化老年人金融服务的风险管理。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2021年8月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金融投资中的受骗占比随年龄增加呈上升趋势。49岁及以下人口受骗占比低于16%,60岁及以上人口受骗占比则高于19%。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老年人对新兴金融投资等相关信息缺乏足够的关注和了解,更容易被诈骗犯迷惑利用进而上当受骗。对此,金融机构一方面要做好自身的风险管理。遵循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念设计金融产品和服务,做好资产配置以努力保障安全,规范营销宣传减少或杜绝对老年人的误导。

另一方面,要强化金融服务宣传,加强金融消费者教育。提高老年人的风险防范意识和风险识别能力,积极引导老年人从正规金融渠道获得金融服务。

(作者系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

标签: 金融服务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