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谭乐之

新市民保险保障的重要性已不用多说,“3亿人”这样的数字就足以说明一切。不过让人思考的是,为什么这样重要且有待保险业挖掘的市场,却迟迟没有大的动静?为什么这么多年来家政、维修、快递、网约车、废品回收、外卖、主播等灵活就业的新市民的保障问题直到现在仍需要解决?

没有市场吗?显然不是,就拿近年来的外卖行业、快递行业来说,从业人员遭遇的交通安全事故已屡见不鲜;灵活就业人员与平台公司之间的赔偿责任的认定和分摊也多次引发社会热议。种种事件恰好显示出许多灵活就业的新市民仍处在保险保障的真空中。

国家统计局有这样一则数据:2021年年末全国农民工总量2.92亿人,全国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9086万人,仅占31.06%;而在10年之前,2011年年末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53亿人,6800多万农民工被工伤保险制度覆盖,占比为26.88%。10年来占比提升不到5%。

也就是说,新市民保险保障的需求存在,市场也存在,且具有巨大增长空间。但这种增长潜力只是一种可能性,保险业在深入覆盖新市民人群的保障需求的同时,想必在现实的实践存在许多难点。毕竟,蛋糕巨大,怎会无人垂涎?蓝海广阔,怎会无人问津?换句话说,蓝海之下,也深藏暗礁。

新市民保险市场的暗礁之一是风险数据的缺乏。新市民的从业形式十分多元,包括家政、维修、快递、网约车、废品回收、外卖、主播,等等,这也为保险公司在数据积累和产品精算上增加了难度;加之部分蓝领的工作风险极高,蓝领用工场景数据缺乏,保险公司贸然进军这样的市场可能会面临亏损风险,这也让一些保险公司望而却步。

暗礁之二是难以精准找到市场。一些专门针对新市民等灵活就业人群的保险产品,虽然已有研发,但苦于找不到消费者购买,或者说难以精准找到市场、精准触达相关用户。毕竟,不是所有保险公司都像微信、支付宝、美团等具有场景应用功能的社交、支付、生活工具一样,有着广泛的客户群体。“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已经过去,任何企业都需要通过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来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暗礁之三则是保险意识的淡薄。但这种淡薄并非完全出自“保险没必要”的观念,而是“要花很多钱的保险没必要”的观念。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8931元。钱袋子如果不够大,自然能够消费的商品和服务也不可能很多。如果保险能无偿赠送,相信大部分新市民都乐于接受;如果需要掏钱购买保险,则会难上加难。毕竟,对于许多连最基础的社保都缺乏的新市民群体而言,商业保险似乎有点望尘莫及。

如何解决这些难题,如何让商业保险真正能够惠及这些新市民,还有赖业界的求索。

标签: 保险市场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