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彤娟

2022年,新冠疫情仍在蔓延,乌克兰危机延宕,全球粮食、能源供给陷入危机,主要发达国家通货膨胀高企,产业链供应链遭遇严重冲击,以美联储为首的发达国家央行纷纷采取激进货币政策,气候变化问题突出,世界经济复苏乏力。

全球宏观经济出现的特点及变化


【资料图】

2022年对于全球经济是极为不平常的一年,世界经济发展显现诸多困境。

一是在乌克兰危机和欧洲能源危机助推下全球通货膨胀压力骤增。2022年2月发生的乌克兰危机引发美欧对俄罗斯史上最严厉经济金融制裁,特别是对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的制裁引发能源价格上涨,不仅推升了欧洲乃至全球能源危机,能源短缺还导致欧洲部分工厂被迫停产,特别是制造业供应链中断,供给冲击进一步助推通货膨胀。

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通胀水平连续几个月居高不下,进而通过贸易、资本流动和汇率等渠道传导至其他国家,导致全球性通货膨胀现象。持续的高通胀严重影响居民的购买力,也推高企业的生产成本,容易引发各国社会经济秩序混乱。

二是美联储为首的发达国家央行纷纷采取激进货币政策,全球流动性收紧。由于疫情期间推出超常规刺激性政策措施,特别是“直升机撒钱”式的大规模货币超发和财政补贴,叠加乌克兰危机间接带来的粮食、能源价格上涨,美国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6月最高时通胀率达到9.1%,创1981年11月以来新高;英国10月CPI同比上涨11.1%,创下40年来新高。2022年3月以来,美联储开启激进加息模式,共加息7次(其中罕见的连续4次加息75个基点),提升利率425个基点,将基准利率从接近于零上调至4.25%至4.5%之间,达到15年来最高。

由于美国利率提高推升美元汇率,导致主要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实际价格进一步上涨,使得他国尤其是缺乏充足外汇储备的发展中经济体的国际购买力捉襟见肘,加剧了输入型通胀。此外,由于美元持续强势,倒逼其他经济体为稳定本币而跟进加息,造成蔓延多国的流动性紧缩,不利于世界经济复苏。

三是美联储加息的溢出效应加上世界经济陷入衰退的压力引发新兴经济体债务危机。随着美联储加息,美国固收类资产收益率迅速上扬,吸引全球美元快速回流,催生其他经济体尤其是脆弱的发展中经济体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美元指数的快速上升引发许多宏观经济基本面较弱的新兴和前沿市场经济体的资本外流潮。同时,美元进入加息周期还会让发展中国家本币面临贬值压力,外汇储备迅速耗尽,里外一起掏空。

2022年3月以来,土耳其、埃及、突尼斯等国通胀高企,汇率暴跌,面临债务违约。4月初,黎巴嫩宣布其央行和中央政府破产。5月19日,斯里兰卡政府正式宣布暂时中止偿还外债,510亿美元外债处于违约状态,陷入1948年独立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5月27日,非洲国家马拉维将其货币克瓦查贬值25%。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如多米诺骨牌一般纷纷陷入债务危机,濒临破产的中小经济体数量已经开始成几何倍数增长给全球经济以及金融市场带来负面冲击。

中国将为世界经济复苏增添动力

多重冲击下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甚至有陷入衰退的风险。2022年,新冠疫情反复延宕,世界经济脆弱性更加突出,地缘政治局势紧张,全球治理严重缺失,粮食和能源等多重危机叠加,人类发展面临重大挑战,衰退的阴云愈加厚重,笼罩着世界经济。全球性衰退即将到来几乎成为一种共识。

世界银行发布报告《全球经济衰退迫在眉睫?》指出,随着一些主要央行相继提高利率应对高通胀,2023年世界可能走向全球性经济衰退,全球经济预计仅增长1.9%,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可能发生一系列足以造成持久伤害的金融危机;世界贸易组织预测称,由于世界经济受到多重冲击,全球贸易2023年增速将大幅下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认为,最近一些指标显示,2023年全球经济进一步放缓的可能性增大,2023年全球经济增速将放缓至2.7%。预计全球约三分之一的经济体在2023年将出现经济萎缩。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最新一期全球经济展望报告中预计,2022年全球经济增速为3.1%,2023年将放缓至2.2%。

2023年,新冠疫情将进入第五个年头。尽管病毒仍在变异,但各国已经有了更多的应对经验,民众也更加能够适应与病毒共存。特别是随着中国优化调整防疫政策,各项对外交往逐渐恢复,中国经济有望恢复至5%左右的增速,为世界经济复苏增添动力。另外,随着美国通胀水平的回落,美联储激进加息政策已经出现回调,2023年下半年有望结束加息进程,全球流动性紧缩有望得到缓解,减轻对世界经济的负面冲击。乌克兰危机虽然尚未出现结束的迹象,但随着俄乌双方的消耗,2023年可能会进入另一个相持阶段,对于能源、粮食供应的负面影响将逐渐恢复正常。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宏观研究部副主任)

标签: 全球经济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