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记者 王雪莹/文 记者 刘攀/摄

夏末,笔者一行来到河北省涿州市走访。一辆辆大型卡车和中型面包车飞驰而过,掀起阵阵风沙;两旁的铲车忙碌不休,将乌黑的淤泥高高垒起。黄与黑共同构成洪灾后涿州的颜色。

一路颠簸后,车子停在村庄路旁,这里的道路已完成清淤,飞扬的尘土柔和了刺眼的阳光,几位老乡正聚在田边聊着。


【资料图】

百尺竿村农户张晓余带着笔者穿上涉水胶鞋,一路跋涉来到他家受灾的11个大棚前。10天前,这些大棚里刚刚栽下黄瓜和西红柿,此时却只有及腰深的积水。张晓余的房子就在大棚旁,冰箱被洪水冲上房顶,这里已经成了危房。

踏着淤泥来到演武庄村,在蚊虫滋生的车库内,陷着一辆大型收割机,车身布满污泥与烂草,但露出的车漆仍然锃亮。车主告诉笔者,这辆6月才买的新车,原本打算用来收玉米。现在,玉米没了,车也泡坏了。

在码头镇一条小河旁,一家加工一次性餐具的工厂内,厂主夫妇正带着员工用高压水枪冲洗受损设备,开展清淤工作。看到笔者,夫妇俩停下手中的活儿。他们指着厂房墙上的土黄色水痕说,这是水位最高时洪水留下的痕迹,约有5米,厂内一切货物与设备在积水中被泡了一周多时间。

老百姓们靠自身力量逐步开展清淤和排水工作,但家园重建、复工复产依然需要更多力量支持。企业货物厂房设备受损,面临资金周转不力;居民家园被毁,重建是一笔巨额支出;农民庄稼受灾绝收,理赔款成了救命“稻草”。这时,金融提供了有力支持。

谁最困难?农业银行涿州市支行客户经理李春峰说,村民们都困难,家里有个生意的还好,最苦的就是靠种地、打工挣点小钱的普通老百姓。李春峰讲起隔壁村一户人家,大女儿刚考上大学,小儿子准备上高中,洪水冲垮了5间房子,“怎么上学?现在他们就上不了学了”。快50岁的汉子眼眶泛红、一时哽咽,他帮这户人家申请了信用卡,“能帮一点是一点”。

谁最忙碌?平安产险查勘员刘清凯载着笔者一行来到演武庄村,一路上他接了50多个电话。车行至村内小路,因为尚未完成清淤,大家只能下车步行。刘清凯耐心安抚客户,保证3天内让理赔款到账,“为客户解决问题,而不是添麻烦,大家都不容易”。

谁在一线?涿州农商银行向阳支行行长吕志让说起话来字字铿锵,从村尾刚借到“家园贷”维修房屋的居民,到村中猪棚被冲垮亟待重建的养殖户,再到村头想申请“复兴贷”用于复工复产的小微企业主,他对向五村每个客户的情况都熟稔于心。走到成为一片废墟的猪棚旁,他对笔者说:“就这种情景,我可以对着镜头说,复工复产,我们责无旁贷。”

最苦、最难的是基层百姓,最忙、最累的是基层金融人。他们步履不停,奔波在田间地头,为灾后重建与复工复产送去金融人的温暖,汇聚金融行业的力量。

有了资金,就能赢得休养生息、恢复元气的时间,就有了重整旗鼓、再度出发的希望。

工程公司老板彭延松站在地基下陷的厂房内,擦了擦脸上的汗:“我准备再贷款50万元周转资金,先给工人们开点工资,剩下的维修设备和厂房。”

望着半个月都未消退的积水和被淹的庄稼,张晓余眼里依然闪着光:“下一步还是继续干农业,只要干就有希望。”

洪水面前,钢筋打的地基会下沉,混凝土筑成的墙体会破裂,外壳坚固的汽车和机器一泡就损毁。但人不一样,洪水退去后,虽然只是血肉之躯,但精神却比野草还要坚韧。干涸的淤泥中尚未长出草芽,千千万万百姓早已开始自救。千千万万金融人也奋战在一线,他们送来理赔款,送来贷款展期,送来专项优惠产品,共同筑起冲不垮的金融堤坝。

刚刚种下黄瓜和西红柿的大棚被水淹了,小汽车也在水灾中毁了。心里虽然难过,但生活还要继续。挺住!

拿起铁锹铲去淤泥;举起水枪冲掉污垢;掀开防水罩,修整一新,拖拉机仍将载着梦想奋力前行。再来!

金融人来到老乡身边,在抗洪救灾和重建家园一线,携手共筑冲不垮的金融堤坝,重新开启幸福生活。加油!

标签: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