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轻度认知障碍阶段”干预或是延缓阿尔茨海默病发展最有效策略)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中国网财经11月7日讯(记者 杜丁)目前,全世界有超过5000万的痴呆患者,其中AD患者约占60-80%。在中国,预计AD患者人数将从2020年的1000万增加到2050年的4000万以上,并且随着人口的快速老龄化,AD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增加。

昨日在第五届进博会“礼来中国阿尔茨海默病高峰论坛”上,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李霞教授表示,AD在出现典型症状前,脑组织就可能发生一系列的病理生理改变,在此过程中会出现轻度认知障碍(MCI),是最早有临床症状的阶段,具有向AD痴呆转归的高可能性。因此,该阶段成为AD早期检测、诊断和防治最为重要的窗口,针对MCI阶段的干预可能是延缓AD发展最为有效的策略。“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中MCI约3877万人,整体患病率约为14.7%,在患有多种慢性疾病的人群中,MCI发病率相对更高。”

AD防治是一个全球性难题

李霞教授建议,如果怀疑自己或家里长辈记忆下降,或者能力或脾气变差,可以前往医院进行相关检查,进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预防AD发生。

资料显示,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起病隐匿的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认知功能下降、精神症状和行为障碍、日常生活能力的逐渐下降。

AD的防治是一个全球性的难题,首要原因在于难以早期发现。该病起病缓慢或症状隐匿,容易被患者及其家人所忽略,绝大多患者因出现症状而就诊,往往已是晚期且不可逆转。

目前,临床尚无能够减缓AD进展的疗法。当前获批的一线治疗药物主要为胆碱酯酶抑制剂单药或联合谷氨酸受体拮抗剂等,仅用于症状改善,缺乏针对明确病理机制的药物。

由于疾病的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近20年来,AD的新药研发失败率超过98%,为各领域新药研发失败率之首。同时,非药物治疗发展的疗效持久性、治疗便捷性等问题仍待解决。

早期症状性ADIII期临床试验开展

“随着研究的深入,目前已知AD严重程度与大脑中的纤维状类淀粉蛋白质斑块沉积有关。而以靶向Aβ、Tau蛋白的单克隆抗体为代表的免疫治疗,则是AD治疗药物研发目前最热门的发展方向。其中,在研靶向β的单克隆抗体已取得令人欣喜的研究成果,或将成为AD治疗的‘潜力股’,有望改写AD诊疗格局。希望这一颠覆性疗法能够尽快在国内进入临床使用,让更多中国AD患者早日获益。”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办公室沈一峰主任表示。

礼来全球高级副总裁、礼来中国药物开发及医学事务中心负责人王莉博士表示,目前,脑内神经细胞外β淀粉样蛋白斑块沉积被认为是AD的主流发病机制。Donanemab是礼来公司在研的AD新型抗体药物,靶向被称之为N3pG的β淀粉样蛋白斑块,临床研究提示其可显著减缓早期症状性AD患者的认知和日常功能综合指标的下降。近期,国家药监局批准礼来公司在华开展Donanemab注射液,用于治疗早期症状性AD的III期临床试验,“我们期望得到国内临床研究机构、研究者和受试患者的大力支持,争取尽快完成研究,将该产品早日引入中国。”

礼来中国总裁兼总经理季礼文表示,目前,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随着生命的延长,公众对生活质量特别是保持正常的认知功能的需求也在日益增加。“未来,我们将高度聚焦AD领域,整合优质资源,积极发挥在该领域创新引领的作用,以患者为中心,与中国政府、临床专家、学者,患者组织等力量携手,为推进AD等慢性病防治事业的发展提供持续支持,助力‘健康中国2030’目标的早日实现!”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认知障碍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