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高碳行业低碳转型背景下,转型金融应运而生。转型金融可以将绿色资金与实体经济转型有效衔接,推动我国绿色金融体系完善,为商业银行信贷投放挖掘新领域和新渠道,为“双碳”目标的金融升级寻求新路径。
金融机构积极布局转型金融
(相关资料图)
□记者 王方琪
“2023年,转型金融将焕发更大生命力,并扩展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的横向与纵向需求。”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研究员刘锦涛表示。
在气候变化背景下,能源、工业、建筑、交通等高碳领域的低碳化转型受到重视,转型金融应运而生。我国金融机构已开始在转型金融领域积极布局。
高碳行业低碳转型
“发电、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航空等已被纳入和将要被纳入碳交易市场的八大高碳行业,还有如老旧的建筑、公路交通等碳排放强度很高的行业,都需要在‘双碳’背景下逐步减碳。”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马骏表示。
这些高碳行业在低碳转型中必须得到金融支持。但在传统的绿色金融体系下,高碳行业的企业授信会被压降,即使这类企业有转型的意愿和技术,也很难得到经济支持。
山西是我国煤电大省,在低碳转型方面面临重大任务与挑战。
“高碳行业能否成功转型对于实现‘双碳’目标至关重要,资金支持是转型的基础。”山西省一家电力企业负责人表示,煤电等高碳行业不属于传统绿色金融的支持范围,且还存在杠杆率较高、信用风险较大等问题。
华北电力大学一位教授强调,目前部分银行或投资机构简单地将与煤电企业相关的活动列为“禁止融资”类别,这种一刀切的做法可能导致原本可以成功转型的高碳企业被迫倒闭、成为搁浅资产或不良资产,造成区域经济萎缩以及随之而来的失业和金融风险。
马骏认为,如果高碳行业低碳转型得不到金融支持,将会产生几个不良后果:由于资金问题导致失败或延迟,最终会影响转型进度;企业破产倒闭对股权投资者来说投资资产将会大幅贬值,对银行来说贷款将演变成坏账;当高碳行业由于得不到金融支持而出现企业裁员,将成为社会不安定因素。
马骏同时表示,在转型问题上,煤电企业未来可能会出现分化。有一些煤电企业有意愿、有能力转型,如果能得到金融支持很可能会转型成功。但并非所有煤电企业都能转型成功。“出于各种不同原因,有部分煤电企业可能不适合转型,或者即使有金融支持也不一定转型成功。”马骏认为,金融机构要有判断力,要能够真正识别那些有意愿、有能力、可能转型成功的煤电企业,然后去辅导他们,帮助他们获得比较低成本的资金和政府配套的政策支持,包括新能源指标、土地指标等。针对这样的企业提供融资,风险不会太大,银行的坏账也能控制住,股权投资者的未来收益率还可能会很高。
转型金融越来越受重视
正是在高碳行业低碳转型背景下,“转型金融”概念应运而生。尽管尚未有官方定义,但业界普遍认可的是:转型金融指对市场实体、经济活动和资产项目向低碳和零碳排放转型提供的金融支持,主要针对传统碳密集行业和高环境影响行业。
《G20转型金融框架》强调对转型活动和转型投资展开标准界定和信息披露,丰富和完善转型金融工具箱,各成员的决策部门设计和推动落地一批激励政策与机制,并推进公正转型。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表示,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G20转型金融框架》的重要贡献者,国际社会对中国在转型金融方面的做法高度关注。实现“双碳”目标,既需要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加快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和项目;又需要强化转型金融,有序推动高碳行业和经济活动的低碳转型。
宣昌能认为,紧密结合中国实际,充分借鉴《G20转型金融框架》,总结提炼绿色金融的有效做法和有益模式并将其运用到转型金融领域,做好绿色金融与转型金融的有效衔接,是提高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质效的重要一环。
据悉,人民银行于2021年启动转型金融研究工作,目前已初步明确了转型金融的基本原则,并组织开展了钢铁、煤电、建筑建材、农业等4个领域转型金融标准研究,条件成熟时将公开发布,为满足高碳行业低碳转型的合理融资需求提供依据。支持转型的金融产品也于2021年开始在国内兴起,包括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SLL)、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SLB)、转型债券以及低碳转型(挂钩)债券。
马骏建议监管部门尽快出台转型金融界定标准和披露要求的征求意见稿;在全国统一的监管要求出台之前,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出台自己的转型金融目录;地方政府可以将转型项目纳入绿色项目库,建立示范项目,并提供激励政策;金融机构应该指导企业编制科学的转型计划,创新转型金融工具,探索包含公正转型因素的KPI。
此外,马骏建议地方政府选取重点行业建立地方转型金融项目标准;将转型项目纳入绿色项目库与金融对接平台;启动转型示范项目,建立转型基金;为转型项目提供激励机制。
“当前至少有两类政策非常重要,且二者需要逐渐深入磨合,一类是包括财政、税收、市场、金融等经济政策,通过市场化机制配置资源推动实现‘双碳’目标;另一类则是行政性政策,将全国碳排放总量目标分解到地方,地方再逐步向下层层分解。”马骏认为。
给金融机构带来历史机遇
刘锦涛认为,“双碳”目标与生态环境目标为金融行业带来了重要历史机遇,绿色转型的过程,本质上也覆盖了全行业经济的金融活动绿色升级。这意味着,只有金融业实现了绿色升级,实体经济才能进一步发挥绿色转型的活力。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高排放重点行业部门相继开启生产模式和能源消费等过程的绿色升级,且大批绿色新兴产业的创新与发展亦为绿色经济提供新的增量,更为金融业绿色升级提供了重要方向。
“推动转型金融工作,既是支持国家绿色转型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金融机构抢抓转型金融市场先机的有力举措。”中国工商银行现代金融研究院王洋表示。
王洋认为,转型金融是金融机构助力低碳转型的重要工具。在当前阶段,推动金融机构通过发展转型金融助力低碳转型,具有紧迫性与重要性。
“要加快转型金融产品体系构建。”王洋表示,短期可重点发力已较为成熟的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转型债券、转型信贷,可优先设计市场认可度较高的转型债券类型,做好产品管理体系构建、标准披露与外宣工作;中长期逐步将转型产品创新纳入集团重点研发序列,在吃透转型金融原理与国际公认原则的基础上创新产品与服务,可借鉴现有绿色金融工具并结合我国转型金融客户的实际需求,打造“贷+债+股+基”多层次的转型金融服务体系。
相关链接:
转型金融扩充绿色金融业务范围
记者观察:差别化匹配金融策略
转型金融的国际标准
标签: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