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日,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2022年北京峰会在京举行,与会嘉宾共同探讨金融助力养老金体系建设的高质量发展之路。11月4日,个人养老金相关配套政策密集出台,再次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养老金体系的高度关注。《中国银行保险报》推出“养老金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对此进行探讨。

从国际视角看国内养老金市场


(资料图片)

——访恒安标准养老保险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万群

□记者 王方琪

日前,恒安标准养老保险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万群在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2022年北京峰会上发表主题演讲,从国际视角来看养老金融管理模式创新。之后,记者对万群进行了专访。

《中国银行保险报》:近年来,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同时,人口预期寿命不断增高。在这样的背景下,管理好养老金计划的长寿风险对于国家和个人都有着重要意义。在这方面,国际上有哪些可以借鉴的经验?

万群:恒安标准养老保险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国银保监会批准的第一家由合资寿险公司开设的专业养老保险机构。作为有一家外资背景的专业金融机构,我们希望通过经营实践, 将母公司外方股东英国安本集团从1825年成立至今近200年的全球养老金管理和投资经验,与中国本土政策和市场需求密切结合,为中国老百姓的养老事业发展作出贡献。

从国际经验来看,应对长寿风险主要是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在体制机制上完善对长寿风险的监管,二是从技术层面不断完善对死亡率趋势的研究和精算模型的搭建,三是在业务实践方面不断提升产品创新水平,丰富产品供给。其中,体制机制是管理长寿风险的重要基础架构。英国长寿风险管理水平明显优于其他发达国家的原因主要就在于英国完善的金融监管措施和欧洲偿付能力二代制度的引入,为英国构建成熟的长寿风险量化体系提供了重要基础。

《中国银行保险报》:在技术层面如何应对长寿风险?

万群:在底层技术方面,死亡率预测是长寿风险衡量的核心能力,近代几乎所有精算技术的研究都围绕人口死亡率预测展开。为了应对长期死亡率趋势的不确定性,英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引入离散死亡率模型来捕捉死亡率随时间的随机变化趋势。全球金融风暴后,欧洲引入了偿付能力二代,包括英国在内的欧盟各国公共、私人养老金和寿险业开始广泛采用离散死亡率模型,并对模型家族进行了大量的扩充。

《中国银行保险报》:我国的情况如何?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应对措施?

万群:目前,国内在运用离散死亡率模型开展死亡率趋势度量方面还缺少经验。我国目前的死亡率研究主要以统一的生命表为基础。这容易掩盖不同地区、公司和养老金计划之间长寿风险的差异,造成死亡率精算假设与实际经验发生偏离的基准风险。此外,我国死亡率数据还存在时间序列较短、数据质量不高、种类较少等缺陷,降低了模型用于预测未来趋势的稳健性。

我国可以在国家有关部门或精算师协会成立专门的养老金长寿风险研究机构,并鼓励高校等学术机构参加,发展并完善人口死亡经验的高维度数据收集和处理方法的研究。在拥有高质量数据的基础上,各机构共同探索适用于中国国情的死亡率预测模型,由监管部门周期性地公布与养老金产业相关的权威死亡数据和模型,并发布模型和数据的使用指导意见,以降低各机构在使用统一生命表和模型时的死亡率基准风险,为我国长寿风险管理提供扎实的数据基础和方法论的支持。

《中国银行保险报》:在业务实践方面,国外采取何种养老金计划模式?我国应该如何创新?

万群:长寿风险管理中养老金计划的模式选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性问题。为转移越发凸显的投资风险和长寿风险,从国际养老金计划整体发展趋势上看,各国的养老金计划都在经历从待遇确定型(DB)向缴费确定型(DC)的转变。在DB计划下,雇主有责任为雇员提供确定的、全生命的养老金,雇主承担缴费、融资以及长寿风险,而在DC计划下,雇主不再承担筹资负担,并且将投资风险和长寿风险转移至个人。这一转移为雇员带来三个高度的不确定性,即退休时刻用于养老的基金规模不确定性,养老金领取水平的不确定性,以及养老基金可持续性的不确定性。DB向DC模式的转移,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减轻雇主负担、个人更多地承担养老责任的目标,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主要是个人在管理长寿和投资风险方面能力有限。一方面,预测个人的寿命很难。斯坦福长寿风险研究中心的研究显示,绝大部分人会低估退休后的期望寿命,而且即便告知人们各自的期望寿命,他们仍有超过50%的概率会活得比期望寿命要长。另一方面,个人很难应对资产价格的波动。

目前,我国企业年金计划基本以传统DB和DC模式存在,其中大部分为个人自担长寿风险的DC型计划。随着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上述计划正暴露在越来越突出的长寿风险中。因此,我国可以考虑选择适当规模的企业年金计划,进行CDC和混合计划HPS试点。在积累了足够的计划运营经验之后,出台企业年金设立HPS和CDC计划的指导意见和精算技术指引,分批次地引导企业自愿设立HPS和CDC企业年金,或者向此类年金计划过渡。事实上,我国的许多专家和学者已经开始了混合计划的理论研究。相信未来DB模式的发展,以及结合DC和DB模式优势的混合养老金计划会成为我国企业年金市场上长寿风险管理的方向性选择。

总的来说,从国际视角出发带给我们对国内养老金市场更多思考,而作为行业一员,恒安标准养老希望吸取国外养老金金融市场的经验和反思,同时希望将国外经验和技术带到国内市场上,在我们的产品和服务中反映出来,为中国养老金融市场发展,为中国千千万万人民群众提供多元化、有创新思路的产品,作出恒安标准养老的贡献。

相关链接:

推动养老事业蓬勃发展

统筹考虑养老金体系发展

【观察】养老金金融发展提速

标签: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